廉颇蔺相如列传读后感( 二 )
从这几件事情里头,我们可以发现,赵惠文王用人有几个与众不同之处 。一是不看重被举荐人的出身——地位——和资历,而只注重他是否贤与能;且唯贤唯能是用 。二是不光听举荐人怎么讲,还得亲自考察一番,通过考察证实了举荐人所言不虚,就大胆使用 。三是实践证明了被用之人确属贤能之士,就不断地委以重任,让其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赵国在惠文王时代是当时少有的敢和强秦抗争的国家之一 。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使到了今天,赵惠文王任人唯贤的故事仍然对我们具有非同寻常的启示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读后感(三)
读过《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人往往为蔺相如机智勇敢的胆识和顾全大局的精神所感动,也为廉颇知错就改的态度和“负荆请罪”的行动而赞叹 。多少年来,他们的事迹一直脍炙人口,传颂不衰 。
然而,令我不解的是,赞廉颇、蔺相如者大有人在,而故事中的另一位主要人物谬贤却很少被提及 。惊诧之余,感到有点不平 。
读过这本书的人都明白,蔺相如是谬贤推荐给赵王的,没有谬贤,蔺相如恐怕就无缘会见赵王,出使秦国,恐怕也谈不上为维护赵国的尊严而崭露头角,显露才华 。诚然,相如不辱君命,廷叱秦王,愿以“头璧俱碎”,敢于“跪请击缶”,使“完璧归赵”,“华丽而归”,其功可谓大矣 。但是此功同谬贤的推荐分不开,可以说“完璧归赵”有蔺相如的一半也有谬贤的一半 。特别是在当时的社会,真正“脱颖而出”的能有几人?在特定的情况下,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没有谬贤,哪会有蔺相如?徐元直推荐诸葛亮,一直传为佳话;王亚南之识陈景润,也已成为美谈 。而谬贤之举蔺相如,自也应该大赞特赞 。俗话说“慧眼识英雄” 。“慧眼”的可贵就在于一个“识”字 。谬贤确实“别具慧眼”能“识”相如之才,并能“替人才开路”,把蔺相如这个人才推荐给赵王,这实在是了不起的 。如果“功劳簿”上的名次有先后之分,那么,我认为,谬贤第一,蔺相如第二 。
谬贤第一,不但是因为他能“识”、能“荐”相如,而且还因为他在向赵王推荐之时,能扬相如之长,不避自己之短,并敢于以己之短来衬托相如之长 。这就更加可贵了 。为了荐贤,为了让贤才为世所用,为了赵国的荣辱安危,谬贤不计一己之利害,勇于在赵王面前揭“短”,敢于把自己的“短”同相如的“长”对比,肯定相如是“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试想,没有一点为人才铺路、开路的决心和勇气,没有爱才、荐才、用才的强烈意愿,能这样吗?世人都赞扬春秋时期的祁黄羊,说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这自然有道理 。而谬贤的举才不瞒隐私,不避短,那就更难了 。要不是谬贤这样极力推荐,赵王能否“召见”蔺相如,那也很难说呢!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部门个人工作计划如何写
- 祝福语|祝生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福语
- 祝福语|每日早安吉祥如意祝福语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读后感
- 热爱生活读后感
- 求医不如求己读后感
- 清欢读后感
- 廉颇蔺相如读后感
- 廉颇蔺相如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