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觉民与妻书读后感( 二 )
林觉民与妻书读后感(二)
有人说:“不读《出师表》不知忠 , 不读《陈情表》不知孝” 。我说不读《与妻书》不懂真爱 。
《与妻书》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写给爱妻的绝笔信 。我具体不记得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是什么时候了 , 隐约好像是在初三的自读课本中 , 不过那时间由于阅历和情感的积淀肤浅 , 似乎也读不出什么味道 。以后反复读过好几次 , 直到大学的某一天 , 我将其列入自己最爱的十篇文章之中 , 今天再读时 , 忽然意识到该写点什么了 。
回想80多年前的那份真爱 , 我想只要是一个人 , 一个有血肉有情义的人 , 无不为这篇文章的真挚而动容 , 为这种至诚的大义之爱而感喟 。
《与妻书》起笔非凡 , 书信的开头就表现出了作者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意映卿卿如晤” , 是这份绝笔信的开头 。“意映”是作者爱妻的名字 , 即陈意映 , 而“卿卿”是作者对爱妻的尊称 。“卿卿”二字一般是用于妻子对丈夫的尊称 , 作者用在此 , 可见对妻子的敬佩与尊重 。林觉民是知识分子 , 曾东渡日本留学 , 归国后 , 在家人的介绍下 , 他和陈意映结为连理 , 二人恩爱情长 , 后因林觉民加入爱国同盟组织 , 常年奔波在外 , 不曾照料妻子 , 因而心中一直存在着内疚与亏欠 。在今壮志未酬事业未竟之际 , 他不能忘怀的还是自己的爱妻 , 而爱妻的形象已超过了单纯的夫妻之爱 , 为了称呼他 , 他用了“卿卿”二字 。此二字比“亲爱的”多了敬重 , 比“尊敬的”多了亲切 。“如晤”即好像会面的意思 。由于革命的原因 , 作者与妻子聚少离多 , 有时候好几个月不曾见面 , 今天在狱中恍若梦中一般 , 想起了爱妻的音容笑貌 , 好像看到了她的倩影 , 仿佛回到了爱妻的面前 。当然这一见面就有好多话要说 , 要对自己挚爱的妻子说 , 而这些话是拖欠爱妻的 , 是以前从未说过的 , 在以前也是不可能说出口的 , 因为爱的表露永远都是在生离死别时 。
“意映卿卿如晤 ,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 , 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 , 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吾作此书 , 泪珠和笔墨齐下 ,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 又恐汝不察吾衷 , 谓吾忍舍汝而死 , 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 , 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这一段文字情真意切 , 读后情入肺腑 , 让人潸然泪下 。我想我在这儿肢解这段文字是对作者真情的亵渎吧!因为这份绝笔书一千三百余字是一气呵成的 , 是作者咬破手指头后将血与墨融合 , 用娟秀的小楷写在手帕上的 。但是我希望作者会原谅我的不恭 , 惟愿以真挚的感动回报此段文字给我的净化 。我想要写这段文字 , 文学素养与真爱是缺一不可的 。一个怀着极度悲伤的挚情 , 能在爱的驱使下理性的隐忍着流露 , 压抑着释放 , 泪珠和笔墨齐下 , 非常人能够做到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 , 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出来呢?因为 , 这是最后的心上话 , 不说给爱妻听以后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作者未负天下人 , 未负泱泱中华之亿万民众 , 而偏偏负了爱妻一个人 。眼见妻子以个人要承担起整个家庭重担 , 要抓养孩子成人 , 这一切的一切 , 作者唯求得到爱妻的理解与原谅 。”吾至爱汝 , 即此爱汝一念 , 使吾勇于就死也 。
推荐阅读
- 祝福语|与众不同的生日祝福语朋友贺词
- 工作计划|道德与法治教研组计划模板
- 工作计划|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名作读后感
-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 乐观与悲观读后感
- 狼与鹭鸶读后感
- 老人与海欧读后感
- 老人与海海明威读后感
- 看演讲与口才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