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二 )


当然龙应台女士也发现了安安这一个心结,她从另一个角度让安安知道“安安现在有的,弟弟却没有;而弟弟现在有的,安安在小时候也曾享有过 。”与其喝止安安不许对弟弟这样、不许对弟弟那样,不如让安安换位思考,引导他知道每个人每个时期的需要和经历都是不一样的,爸爸妈妈也不会因为多抱弟弟、多亲弟弟就不爱自己 。可能有时候孩子的一些行为会让大人气的跳脚,以至于大声喝令孩子 。但是如果真这样做了,只会让孩子的内心更加孤独、更加悲伤,若我们大人也能换个位置、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这一问题,用我们温暖的怀抱去让他感受我们是爱他的、我们是包容他,在理解孩子的行为的基础上去让孩子明白一些道理,孩子就能在一个有爱的环境下更容易接受一些现实,从而使孩子生活得更加健康、快乐 。
我们成人之间的交往也一样,往往总是会从人的某个行为去判定某个人的好坏,但是却从不想想他为什么会这么做、为什么会这么想,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听听对方的真实想法、多点耐心和宽容,可能你就会发现原来身边有这么多在乎自己的人 。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三)
今天早上利用坐通勤车到单位的一个小时时间,把从省报王姐处借来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粗读了一遍,以前在省图经常看到台湾作家龙应台着作,大多是与台湾政治有关,当时翻阅总感觉离自己很远,就一直没有过借阅过 。前几天,王姐把她从网上购得的三本书借我来读,其中就有两本是龙应台的,除了这本《孩子你慢慢来》,还有一本《野火集》 。《野火集》收录的都是龙应台80年代发表台湾及各大报刊的关乎台湾民主、政治及民生的杂文,我读了几篇虽然也感到很解渴,但是感到更多的是沉重(读完后再写点感受),所以就把它放下,把《孩子你慢慢来》捧了起来 。相对于《野火集》来说,《孩子你慢慢来》就轻松了许多,20篇随笔式的散文,记录了她拥有的两个孩子诞生、成长和童年趣事,还有她开展早期教育的点滴趣事,既诙谐幽默,又生动有趣,于我来说,既是一种启发和引导,更有许多我值得学习和努力的地方 。
正如她的儿子华安在散文集最后所感悟的:“尽管我们之间有这种成长的‘拔河’,母亲却仍然以一种安静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把我教育成了一个,用她的语言来说‘像一株小树一样正直’的人 。”“以我和弟弟、和母亲的关系来说,我一点也不觉得这两个人是我的‘家人’,反而比较觉得他们是我的挚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