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读后感

罗曼罗兰读后感(一)
《罗曼罗兰》是由茨威格所写的一篇传体 。首先,罗曼 。罗兰坚持认为,世界上所谓真理就是良心发现的真理,它是终极真理,是最高的精神境界 。它超过了“祖国”这个具有召唤力的时髦的观念,因为“祖国”总是带有狭隘民族主义的情绪,助长了人们的倨傲、蔑视或仇恨,它也超过了法律、政治、新闻或民族服务 。良心则是最高权威,是全人类的最高上诉法庭,是灵魂自由和人权自由的保证 。
每个人必须跟着良心走,找到自己的真理,并以它来指导自己,哪怕是面对整个世界 。其次,罗曼罗兰认为,所谓时代,所谓时代大潮,都是政治家和新闻采访人员用谎言蛊惑起来的 。
广大群众不可能了解事实真相,他们的激情和冲动,都是盲目的,是喋喋不休地念着别人的观点,跟着别人后面大叫大嚷 。
【罗曼罗兰读后感】罗曼罗兰指出,世界上最需要的东西就是自由的灵魂,因为当今似乎各个部门都在突出群体生活,挑起群体的冲动,形成大潮 。
真正自由的人,真正热爱人类的人,只要有必要,就得想群体的冲动宣战 。

罗曼罗兰读后感(二)
这篇课文节选自茨威格《罗曼·罗兰传》中“高等师范”一章,茨威格让我们看到了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时期的罗曼·罗兰,正如在这一章结尾所说:“一个基础已经打好并且深深地筑入了地面,现在,可以开始往上建筑了 。”了解了这一时期的罗曼·罗兰,实际上可以想象传主后面的人生了 。
茨威格并不讳言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严厉,然而这种严厉并没有给罗曼·罗兰带来多少困扰 。一个专注思想的人是不需要多大的空间的 。曼德拉困在监狱的时候,望着铁窗外的看守常常在想:一转身,我的心灵就可以去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学习的巨大负担并未压抑他想要当作家的愿望,就像一棵树压不坏它的树根一样”,罗曼·罗兰在高师的学习是刻苦的,这种刻苦更多的是出于他自己内心的驱使 。
罗曼·罗兰离开高师的时候,写了一份奇特的文件,茨威格称它为如同一封密封的誓言,“为了忠实于它,他只需忠实于自己” 。一个忠实于自己的人,是无法被欺骗的 。茨威格在描写罗曼?罗兰学习的外部环境时,处处结合了罗曼·罗兰自己的志向、兴趣和才华等 。一个醉心于文学艺术,擅长于描述文化历史的罗曼·罗兰是时代的产儿,而这颗种子就是高师时期种下的 。
昨天的因是今天的果,今天的果又会是明天的因 。昨天已成历史,明天值得期待,我们能把握的只有今天的自我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起狄德罗的小说《定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中的一个有趣的对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