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传读后感( 二 )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文 。这里王安石提出了“士”的标准 。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孟尝君只是那种鸡鸣狗盗之徒中的佼佼者,他所豢养的门客都是些鸡鸣狗盗之徒 。也许这种评论比较恰当吧 。
显然,王安石过于个人英雄主义了 。出色的人才固然是重要的,但是也未必如他所说的,“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六国被秦国统一了,难道六国都没有充分利用人才吗?秦国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各个击破,最终实现统一,这样的战略,即使齐国举用了最出色的人才,也没有多少胜算,更别说什么“宜可以南面而制秦”了 。
诸葛亮可谓人才了吧 。在曹魏忙活防卫东吴的时候,尚且不能夺取陇右,甚至数次北伐都受挫 。可见,()有了出色的人才也未必就能掌握多少胜算 。
就说王安石自己吧 。他不是这种最出色的人才吗?但是,他的改革怎么样了呢?还不是虎头蛇尾,举步维艰吗?可见,人才固然是重要的,但也不能过于个人英雄主义 。应该发挥群众的作用 。例如,奥巴马上台了,美国人把一切希望都寄托于奥巴马了吗?非也!美国人把希望将仍然主要寄托于国会等组织 。
王安石这篇文章的观点也有可取之处 。那就是他说的“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这个观点也许是正确的吧 。就说各种官豢的专家学会组织吧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现在,那些吃官饭的专家素质普遍比较差劲 。经济学家就记住市场经济了;作家就记住谀词了;采访人员就晓得封口费;史学家就晓得“唯物论”;教授就晓得“自由主义”;等等 。为什么这样呢?“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

孟尝君传读后感(三)
《孟尝君传》为司马迁所作,写战国时齐贵族孟尝君(田文)善于招贤纳士,网罗人才 。其盛时,号称门下食客三千 。因此,历来众议均是:“孟尝君能得士” 。
北宋王安石却一反众议,写下<读孟尝君传>一文 。认为孟尝君“岂足以言得士”,其得到的不过是鸡呜狗盗之辈而己 。
对历史上的人和事,见仁见智,本属自然 。王安石是历史上有名的革新派,他曾提出惊世骇俗的三不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因此,他对孟尝君有此看法不足为怪 。对他的观点,我也不尽苟同 。其实,孟尝君门下也不都是鸡呜狗盗之辈,也有不少有用之材,如为孟尝君营造“狡兔三窟”的冯煖便是 。我这里要推崇的不是王安石的观点,而是他的文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