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登陆读后感( 三 )
诺曼底登陆读后感(三)
最近上课上到二战史的内容 , 谈起二战史不得不说一下《诺曼底登陆》这部电影 , 可以说这部电影很好的诠释了二战的残酷 , 同时也让我们见证了一场伟大的胜利 , 见证了一代名帅艾森豪威尔的智勇双全 。
1939年 , 德、意、日三国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 将来之不易的和平再次打破 , 全世界陷入战争的漩涡 。诺曼底登陆 , 是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开始 ,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起点 , 他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可以说诺曼底登陆战充分显示了战争的智慧 , 盟军充分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有利条件 , 将自身的优点完全地发挥出来 。无论是战前的侦察 , 伪装还是战时士兵们的骁勇善战都预示着这将会是一场盟军伟大的胜利 , 德军的麻痹大意和指挥不当也加速了德军的败退 。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 , 德军失利的原因从自身上来说有2点 , 一是不利的估计局势 。诺曼底登陆战之际 , 德国的兵力分散过于严重 , 又由于东线吃紧 , 俄国的强势反击也给德军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 这就迫使德国不得不从西线调集更多的士兵支援东线 , 这就造成了西线兵力的真空 , 给了盟军极大的机会 。意大利政府的投降不得不使希特勒派兵驻守意大利 , 从而使勉强的兵力更加入不敷出 , 再加上日本陆军被中国牢牢牵制在中国大路上 , 海军和空军又连连失利 , 不能给予德国以战术配合 。可以说当时的德国是孤掌难鸣 , 形式极为不利 。二是指挥的不利 , 虽然当时德军指挥部意识到盟军会进行登陆战 , 可是他们却一致认为盟军会在加尔地区登陆 , 而不是环境恶劣的诺曼底 , 这就导致了德国大部门的兵力集中在了加尔地区 , 而在诺曼底则只有形式的防御而已 。然而这一决策还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 德军在加尔地区的严密防守可谓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 毫无作用 。
相比于德军的不利 , 盟军可谓是准备充分 , 打了一场好仗 。在制定登陆战之前 , 盟军就制定了详细的侦察方案 , 无论是登陆时的天气 , 海水情况 , 还是诺曼底的沙石样本 , 盟军都一一侦察 , 不放过一丝可能影响战局的因素 。影片中最明显的就是登陆时间的确定 , 原定的时间由于天气的原因迫于退后 , 仅是怀疑当晚的月色不够明亮 , 不利于空军空降 , 所以说 , 盟军的准备工作可谓是细致入微 。相对于德国的孤家寡人 , 盟军一方可是朋友众多 , 英美联军 , 无论是从兵力上还是从士气上 , 盟军都处于优势 。制空权和制海权的掌控则充分显示了这一点 , 出色的英国空军予以了德军以致命的打击 , 致使德军在空中失去了优势 , 盟军的海上实力又强于德军 , 数量和质量上都处于上风 , 制海权的再失去就意味着德军在这场战争中的低位岌岌可危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