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党论读后感( 二 )



朋党论读后感(二)
天下之事 , 岂可一概而论 , 必有其辩证也 。凡一物 , 用之众人则为利 , 用之一人则为害 。凡一事 , 观其过程 , 察其动机 , 利害之论 , 实难断矣!
朋党之争 , 古来有之 。然并非一无是处 。朋党者 , 有君子之朋 , 有小人之朋 。君子之朋者 , 修养自身 , 可相互提高 , 成就事业 , 可同舟共济;小人之朋者 , 以利禄相附 , 见利争先 , 利尽交疏 。
故凡成大事 , 欲建功于当世者 , 莫不以成就君子之朋 , 斥退小人之朋做为政之根本也 。昔者汉武帝征伐匈奴强敌 , 亦先用董君“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之议 , 统一思想 , 举国一心 , 而终败胡数役 , 鲜有二心者 。唐太宗麾下谋臣如云 , 举凡一事 , 各有所见 , 然太宗终能使得上下一心 , 而谋臣之间 , 亦专以事物针锋相对 , 从不做攻击人身者末流之争 , 诚为君子之朋矣!
然后世帝王 , 以为平衡之术可玩群臣于鼓掌之间 , 使得清流实权间杂朝堂 , 诚为守制之君而非开拓之主也 。嘉靖皇帝尤好道术 , 不以全力经略天下 , 而思省时便利之法 , 使严嵩父子与海瑞之流同处朝堂 , 以相互制衡 。近世蒋公 , 最善制衡 , 仅以中统军统之互相掣肘 , 即已失用间之先也 。此二人者 , 或糜烂天下 , 或身死国灭 , 不为朋党之戒乎?
故曰:朋党之争 , 擢拔君子 , 黜罢小人 。用君子之朋 , 则成就大业 , 用小人之朋 , 则分崩离析 。故曰:万物皆有善恶 , 唯明达之人 , 乃善用者也 。

朋党论读后感(三)
一个王朝进入衰暮晚景 , 总是积弊深重 , 内外上下的官员跋前踬後 , 动辄得咎 。为了私利 , 也不排除为了良心 , 官员们党同伐异 , 争吵不休 。为了置对方于死地 ,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诬陷对方为“朋党” 。
因为皇帝最怕“朋党” 。有了朋党 , 皇帝甚至会怀疑亲眼所见的一头鹿究竟是不是一匹马 , ()更弄不清外省、基层的是非曲直;有了朋党 , 皇帝的陟罚臧否就会混乱 , 被一部分官僚所俘获 , 最终丢掉宝座 。所以 , 皇帝对朋党总是严加防范 , 坚决打击 , 中外皆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