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读后感500字( 二 )
钱学森晚年有一次跟钱永刚聊天时说:“那个时候工作特别忙 , 压力也很大 , 就顾不上你了 。”钱学森1955年10月回国 , 当年钱永刚7岁 。“回国后我跟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很有限 。”钱永刚说 , 小学六年中 , 一到四年级是走读 , 五、六年级住校;初中三年是走读 , 高中是住校 。“父亲对我的教育 , 可以说是‘不教育’ 。从小到大 , 他对我的功课基本不管 。”
我觉得钱学森不是不关心自已儿子的学习 , 而是自己根本没有时间来关心 。钱学森第一次回国的十年 , 正是自己风华正茂的十年 , 但他并没有把这十年留给自己 , 让自己好好的来生活 。他却把这十年给了国家 。为国家怎么怎么样 。在这十年里 , 钱学森和他的同事们用10年时间把导弹、火箭搞成了;又过了几年 , 把卫星做成了 。钱学森那时承担着非常大的压力 。那时候和现在是天壤之别 , 现在科技发达 , 但那时候国家就那么点钱 , ()又要做成那么大的事 , 只允许试一次 , 一次就得成功 。这样钱学森就累了 , 方方面面都得考虑得很周到 。为什么后人这么敬重‘两弹一星’的功臣?就是当时的环境和条件远远不能和现在比 , 完全是凭着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奉献‘拼’出来的 , 不是‘试’出来的 。“
我读完这篇文章才知道 , 原来闪亮的名誉下 , 还有这么心酸的历程 。
钱永刚说 , “人们对他的敬仰 , 除了对他成就的尊敬 , 就是对他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的一种赞叹 , 一种佩服 。”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三)
《钱学森》中说道 , 新中国成立时 , 钱学森已经是美国大学终身教授和实验中心主任 , 他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实验室 , 享有非常优越的生活 , 但他的心却向着祖国 , 想为祖国报效的心愿像一团燃起的火焰般 。1950年 , 他辞去了美国科学界的重要职务 , 打算绕道回国 , 来完成他一个身为中国人民应做的义务 。美国政府百般阻挠 , 像一只只扰人的魔鬼 , 挥之不去 。他们甚至制造借口拘禁了他 , 还说:”如果你坚决要回中国 , 我就让你死!“听到这儿 , 我不禁紧握双拳 , 牙齿咬得格格响…… , 一心为国的钱学森的心并没有被他们扣留 。似一直离弦的箭 , 再也不回来了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外联部工作计划范文500字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