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在办公室读后感

潜伏在办公室读后感(一)
同事推荐了《潜伏在办公室》,在网上找了节选本看了 。开始以为是一部小说,却是时下流行的职场计谋的事 。可以说是颠覆传统教育的一本书吧,不过不是很喜欢,可能与我受的七、八十年代正统教育有关吧 。
书中以三个同时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为例,写出职场中的诡计,职场如战场般,每件事每句话,和什么人交往,和什么人说什么话都事关年轻人的命运,仔细想想也是这么回事 。不过有些冷酷了 。
前两天和老唐同志小酌,他说一个人的命运,财富等等有时与智商也没太大关系,关系大了去的是一个人的单位,举了一些例子,过去月薪咣咣的,现在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兜里明显的瘪了些 。公务员也不都是一样的,牛气单位的公务员领导房子的一盖,弟兄们大大地挣一大笔,有的如我等只是当一个传说在听了 。
同样的单位,也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造就不同的思想 。于是才有了时下的各种版本的职场传说了吧 。老祖宗的《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都被翻成了各种版本的职场故事了 。
看书就是如此,各人的理解不同,看的和想的也各有不同,仍记得鲁讯当年写的《拿来主义》,有些事我们不能封闭,有些事自己认为可以用的就“拿来”,全凭各人喜好 。

潜伏在办公室读后感(二)
今天有个朋友到家中谈论陆琪的《潜伏在办公室》一书,说其中暴露了不少职场潜规则,很多同事都在看,而且很多人给陆琪提问题,得到了陆琪的回答和点拨,受益匪浅 。
朋友走后,我打开新浪上陆琪的博客一看,粉丝果然不少,点击率已过百万 。如此众多的群体关注陆琪的话语,我有点奇怪,就读了其中几篇文章,若有所思 。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关注他的话语?
有需求 。因为很多人都在工作当中遇到了类似的问题,长期思考而不知道如何处理,经陆琪一解读,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
有传统 。在现实生活中,中国人喜欢“窝里斗”,喜好耍点小计谋,心里也装着“小九九”,从古代的《六韬》、《孙子兵法》、《鬼谷子》、《三略》、《百战奇略》、《将苑》、《三十六计》,到今天的热播电视剧《潜伏》,又把中国人爱好斗智斗勇的兴趣勾引出来 。长期以来,人们把懂点斗智方法当作智慧,当作必要的工具,所以加以推崇,“不战而屈人之兵”被当作斗智的最高境界 。
有用处 。这本书的广告语之一是“你可以不用,但不可以不看!”你要提防别人怎么“算计”你,背后被人泼脏水,就得知道这些诡辩之术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心理,让我们总是要小心谨慎,防止身边的人,这包括同事、领导、朋友、对手等,都要去小心应对,不然的话,有可能“被人卖了,还帮着人数钱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