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化设计读后感( 三 )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人类自身 。于是,就提出了“以人为中心”或“以人为本”的口号!作者Don Norman 就是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去思考人与技术的先行者 。在书中,Don Norman一直在向我们透漏一个潮流:情感化、艺术化、美观化,已经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娱乐休闲产品,而是在更广泛的商务领域得到重视 。Don Norman 的《情绪化设计》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吧设计和设计的目标简明的划分为三个层面: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 。也是三个设计必须考虑的水平 。本能水平的设计只注重外形,行为水平的设计注重的是操作,反思水平的注重形象和印象 。我们国家近几年在物质方面发展十分快,各种产品、无论家居还是商务,都要求洋气、新颖和奢华,但是在奢华的表面下,往往忽略了其实用性,忽视其能不能长期于用户建立长久的感情纽带,也就是在行为水平和反思水平做的还不到位 。Don Norman的书带给了中国设计师很多思考和想法,这将会有力的改善我们的设计 。
单纯运用良好的产品或许并不能得到用户的喜欢 。因为人都有感性的一面,对待事和物,出了理性分析之外,还有感性认知的因素 。很多时候,感性认识比理性分析对人们作出决定的影响更大,以此足以证明情感因素的重要性 。Don Norman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设计者,必须在重视场频的实用性和易用性的同时,还要强调产品对用户产生的情感影响 。
诺曼在书中指出,人脑有三种不同的加工水平: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与其对应的设计水平也有三种水平(我在上文也提到多次):本能水平的设计、行为水平的设计和反思水平的设计 。设计师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应该综合运用这三种设计水平,设计出既美观有富有个性的产品 。创作一个产品时,我们设计者要考虑很多因素:材料的选择、加工的方法、产品的营销方式、设计的成本和实用性,以及理解和使用产品的难易程度等 。()但是,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在产品的设计和使用的过程中有很浓重的情感因素 。
诺曼讲:“设计要把情感融入到产品之中 。”我体深深体会到,如果一个产品给人的感觉的机械的、冰冷冷的、毫无人性的,谁还会去使用它,整天面对着一个没有生机的机器 。但是当你把产品注入情感后,美化外观、还使用贴心、操作简单,自然而然人们对产品的喜爱就会与日俱增 。日本做过一个调查,设计者做了两个功能差不多的自动提款机,但是其中一台的操作界面和外观做了一些变动,放在市场上去运行,之后调查结果出来后,人们对做过改动的自动提款机的喜爱程度远远大于没有做过改动的,一个小小的变动却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一个体贴的设计足以影响用户对产品的情感!所以,设计师要在设计中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设计产品,这样才会设计出让用户喜欢的产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