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国殇读后感( 三 )
至此 , 作品升入第三层次 , 诗人激情迸发 , 放声歌颂 , 从外貌雕塑到内心刻画 , 对烈士进行了热诚的礼赞 。他们背井离乡 , 奔赴疆场 , 以身报国 , 义无反顾 。他们头颅虽断 , 弓剑未丢 , 纵死不悔 , 斗志犹生 。他们忠勇刚强 , 坚不可摧 , 英勇永在 , 浩气长存 。这就是千古以来世代相传炎黄子孙禀赋崇尚的爱国精神 。
说到爱国精神 , 那是支配屈原一生的精神支柱 。初高中时 , 我们经常做到这道经典的历史题:
农历五月 , 初五和十五 , 一大一小 , 两个端午 , 江南一带包粽子、赛龙舟 , 以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屈原之所以如此倍受后人推崇最主要的原因:A , 爱国情怀 , B , 《离骚》等着作 , C , 上下求索的精神 , D , 竣洁的人格 , 答案A 。
是啊 , 这么久了 , 这道题还在被教育界翻来覆去的用 , 就像这么几千年了 , 人们还在纪念屈原一样 , 我感觉到 , 那些为人颂扬的精神可以超越时空 , 永恒于世 , 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这样 。
屈原 , 他爱国 , 他担心国家安危 , 所以他嫉恶如仇 , 他与他们坚决斗争 。他无情地揭露那些“党人”贪婪嫉妒 , 争权夺利 , 为非作歹 , 祸国殃民;他对那些曾经支持过他的正确主张的同僚 , 他亲手热心培养的人才而后来又变节从俗的人们 , 他在痛心之余 , 也给予了严正的批判;他对于国君的昏庸糊涂 , 同样也没有忘记给予谴责 。
屈原 , 他爱国 , 他要抚壮而弃秽 , 所以他上下求索 , 寻找效忠的机会 。在苦苦求索中 , 他恐年岁之不吾与 , 恐皇舆之败绩 , 这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 以及他九死未悔、宁溘死以流亡的舍生取义精神 , 实在是感人肺腑 , 透彻心扉的 。
由此 , 我想到前几年 , 韩国人要申请端午节作为他们的文化遗产 。听起来是如此荒谬却又不得不怀恨起中国人的不争气——沉迷于西方的节日却忘掉了自己的传统!圣诞节我们可以过 , 但是 , 我们为何忘却自己的节日呢?我们的七夕是多么浪漫的一天 , 我们有我们的浪漫的传说 , 可是 , 我们却去过那个对我们来说如此陌生的2月14日 。我在担忧着 , 哪天 , 我们是否 , 也会忘却我们的端午节、中秋节 , 甚至是春节?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