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解说词:第二集·浪潮( 四 )
九十年代末的硅谷,无论是在校的或者刚毕业的学生,只要你拥有一个互联网的创意,你就能轻松地凭借一份简单的企划书获得可观的投资 。果敢与理性着称的风险投资家们,在这股前所未有的气氛中,变得盲目而疯狂 。从1996年开始,硅谷每5天就有一家公司上市,每天都会新增六百二十位百万富翁 。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统计,1996年,互联网产业的风险投资额,占当年风险资本总额的百分之六十 。在随后的几年里,这个比例一直有增无减 。麦克儿莫里兹说:“在飓风中,我们忙得人仰马翻,脑子也没办法再理性地思考了,很多人都失去了方向 。”马可韦博-美国计算机历史博物馆网络展区的策展人说:“到处都是保时捷,你还可以看到法拉利,兰博基尼和玛莎拉蒂 。”《大泡沫》作者丹尼尔格罗斯说:“这些公司可能并没有业务,但依然会在新闻周刊购买整版广告 。”兰扎说:“我们只在乎眼球,有多少人在关注这家企业,这是多么疯狂的逻辑,疯狂透顶 。”丹尼尔格罗斯说:“有些公司唯一出售的商品就是股票,他们唯一能售出的就是他们自己 。” 2000年,全世界兴奋得庆祝着新千年的到来,长时间盘旋在人们头上的“千年虫”危机顺利度过,而一场意想不到的危机却悄无声息得到来 。从3月10日开始,纳斯达克指数在长达两年时间里,狂跌百分之七十八 。七千五百亿美元的资产和六十万个工作岗位蒸发,只有不到一半的网络公司活过了2004年 。马可韦博说:“大学街也成了危机爆发后的重灾区,这里很快变得越来越空,越来越凄凉 。很多人都在徘徊,然后迷失 。”兰扎说:“那两年太多太多的公司倒闭,没有人愿意再出资,接下来很多年,硅谷的创新落到了非常困难的局面 。人们以为硅谷再也不会回来了 。”互联网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创造了一场人类历史上影响全球的波澜,史无前例 。辉煌的泡沫盒破碎,是互联网这个新生命能量的另一种表达 。互联网泡沫的崩溃,在全社会中激起了内容丰富的反思 。比如说,很多人认为这种危机性,恰恰是市场经济调整的必要,恰恰是优胜劣汰的必然 。但是硅谷人的反省却有所不同 。兰扎说:“这次危机的真正始作俑者是我们,是硅谷,我们应该对这次危机负全部责任 。我们太自负了,如果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我们就会终止谈话 。”麦克儿莫里兹说:“人们对短期利好或长期回报的兴奋和遐想,影响了人们的判断力 。人们不理性,做傻事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丹-吉尔默说:“最终还是普通大众受到损害最多 。如果他们卷入了这场狂热中,特别市九十年代末的泡沫,垃圾股票出售给最底层的投资人,他们是整个体系中了解最少的人 。” 纳斯达克的迅速下跌,也许暂时终止了网络公司上市融资的进程 。企业的破产,也浇灭了风险投资的热情 。但是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收发邮件或网上购物 。五年间埋下的一亿多公里的光缆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为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做好了准备 。从1995年到2003年,世界范围内的上网人数,从两千万人增加到五亿人 。在倒闭和破碎声中,互联网继续成长和运行着,那些真正的创业者,仍然在耕耘着,在收编着队伍,在积蓄着力量 。2004年7月初,硅谷心脏地带的101号公路旁出现了一个巨幅广告 。只有学习过高等数学的人,才能看懂那是一道复杂的数学题 。一些好奇的人解开难题,答案是一个网址 。登录网站后会看到一系列难得递增的数学题,最终七千五百人来到了数学迷宫的出口 。他们看到的是谷歌公司的招聘广告 。在这个看似游戏的谜题面前,能走到最后的人,已经让谷歌甄别了他非功利的兴趣以及兑现这种兴趣的执着和到达目的地的智慧,谷歌用一道道别出心裁的谜题,招呼着天下了英杰 。位于硅谷的谷歌总部,员工们可以随时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并且得到因你而来的食物和咖啡 。在这里,你可以带上你宠物孩子,朋友甚至可以玩电子游戏,乐高玩具 。事实上,世界知名的互联网公司,都试图将维护个人个性的地位变成新公司的新传统 。互联网公司们,正在创造着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新文化 。这里没有强制的权利,没有明确的支配者,所有人都是服务者和创造者 。
推荐阅读
- 互联网时代解说词:第六集·迁徙
- 互联网时代解说词:第四集·再构
- 互联网时代解说词:第三集·能量
- 秋叶读后感
- 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读后感
- 金融e时代读后感
- 黄金时代读后感
- 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读后感
- 镀金时代读后感
-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