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四 )
说到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 , 那非曹操莫属 。早期董卓作乱 , 是曹操先起义讨伐 , 各地纷纷响应 , 后组成了一支盟军 , 可大家谁也不愿当先锋 , 怕打战会损失自己的兵力 , 削弱自己的势力 。各官僚整天沉迷于声色 , 甚至还在内部内讧 , 发生火并的丑事 。此时 , 只有曹操胆识过人 , 带着自己微弱的部队追击董卓 , 虽然因寡不敌众而败 , 但也不失大将风度 。并使他由本“名微而众寡”而逐渐“名扬诸侯” 。
曹操还具有远见卓识 。在其他军阀都忙着打战时 , 只有曹操采用谋士的建议开始命令军队屯田 。因而后来袁绍军在吃桑葚 , 袁术军在吃河蚌 , 而更惨的是还发生了人吃人的现象时 , 只有曹操的军队丰衣足食 。我想:那些挨饿的士兵正想着怎么逃出去 , 投奔曹操的大军吧 。这也是曹操军能不灭的原因 。
曹操的远见卓识 , 还体现在:汉献帝出逃 , 狼狈之极 , 袁绍等拒绝迎接时 , 只有曹操去救皇帝 , 抓住这个好机会逢迎来天子 。“挟天子以令诸侯” , 名正言顺地利用朝廷名义行事 , 不断扩充地盘 , 壮大实力 。后来 , 当袁绍等悟出了迎奉天子的好处 , 想与曹操共享这张王牌 , 你说袁绍天不天真 , 曹操怎么可能答应呢?
曹操本人又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 , 凡是谋士想到的 , 曹操也基本可以想到 , 这是没谋士时 , 他还能胜的原因 。在延津 , 得胜的曹军返回途中突然遇见文丑军 , 部下都认为应抛弃辎重撤退 , 而曹操下令等敌军抢辎重时出击 , 把辎重当诱饵 , 结果袁军败 , 文丑阵亡 。
据记载 , 就连赤壁大战 , 功劳也不全归周瑜、诸葛亮 。主要还是曹操军中出了疫病 , 曹操的损失非常大 , 再加上赤壁大火 , 曹操只得把剩下的船烧了撤退 。
曹操还是伟大的文学家 , 有许多诗作大气磅礴 , 流传千古 。如《龟虽寿》:“老骥伏枥 ,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 壮心不已”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激励了古今中外多少人 , 生命不止 , 奋斗不息呀!
曹操在生活是个很好的戏剧演员 , 他有一个招牌——“笑”!不管遇到什么难事 , 都大笑面对 , 不管悲伤还是高兴 , 可见他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 , 这也是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的地方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
-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