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导读:人们都觉得水星上绝对不会有水出现 , 第一是因为它离太阳太近了 , 水星的白天温度可以达到430摄氏度 , 就算有水也蒸没了 , 第二是因为它太小了 , 水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 , 它对气体分子的吸引力比不上地球 , 包括水蒸汽在内的很多分子都能很容易地逃逸到太空中 , 所以水星几乎没有大气层 。
在1991年 , 人类首次怀疑水星的两极 , 可能存在有水冰 , 而后通过信使号的探测数据 , 确认此前发现的明亮区域 , 均位于水星极区陨石坑的永久阴影区 。
借助信使号上的中子光谱仪获得的极地地区中子通量的纵向平均值 , 确认高纬度地区中子通量的减少 , 是水星极地存在氢的证据 。 水星的自转轴倾角只有0.1度 , 这种情况下在水星的两极陨石坑中 , 就有很多永久阴影区 , 那里不会被阳光照射 , 相当于一年到头都是寒冷的黑夜 。 在零下170摄氏度的极端寒冷环境中 , 无论是彗星带来的水还是自身内部溢出的水蒸汽 , 都会瞬间凝结成冰 , 并且在阴影区保持稳定 。
根据信使号的测量结果 , 可知水星有着含量惊人的、在中等高温下蒸发的挥发性元素 , 这排除了任务之前提出的许多有关水星形成和早期历史的模型 。 因为钾的挥发性比土大得多 , 所以这两种元素的丰度比是一个衡量行星热过程非常敏感的指标 。 对于水星来说 , 这个比率与距离太阳更远的其他类地行星相似 , 但明显高于月球 , 因为月球在导致其形成的巨大冲击中失去了大量的钾 。
信使号的伽马射线光谱仪在其北部高纬度地区 , 观测到了特别高丰度的钾 , 同时也发现了相对高丰度的其他挥发性元素 , 包括硫 , 钠和氯 , 水星表面的高硫含量和低铁含量 , 表明水星是由含氧量比其他类地行星少的物质所形成 , 这为内太阳系所有行星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限制 。
水星很小 , 因此它的引力不足以长期留住大气层 , 不过水星还是有一个稀薄的、局限在表面的外逸层 , 包含着氢、氦、氧、硫、钙、钾和其他元素 。 水星的外逸层并不稳定 , 原子会不断的失去和由其它不同的来源获得补充 。 水星稀薄的外逸层会散射阳光 , 使其中的钠发出明亮的橙色辉光 , 散射过程产生的辐射压力足够强 , 足以剥离水星的大部分大气 , 形成一条长长的发光尾巴 。
尽管水星很小 , 自转很慢 , 但它仍有值得注意的全球性磁场 。 像地球一样 , 水星的磁场是双极的 , 不同于地球的是 , 水星的磁极和水星的自转轴几乎是一致的 。 根据信使号的测量 , 水星磁场的强度仅有地球的1.1% , 这个磁场强度足以偏转围绕着水星的太阳风 , 创造出磁层 。 水星的磁层虽然很小 , 但已足以将水星包含在内 , 也强到可以将太阳风的等离子拘束在内 。
也因为水星的磁场很小 , 且靠近太阳 , 行星际和行星磁力线的重联和磁层磁通量的循环比地球快100倍 , 因此 , 水星的磁层是高度动态的 , 太阳风和磁层等离子体的混合 , 只是导致水星磁层高度动态的众多过程之一 。 水星表面的一个不寻常特征 , 是在平原上纵横交错的无数褶皱或悬崖 。
陡峭的悬崖可以达到三公里的高度 , 绵延数千公里 , 这些特征可以在其他特征之上看到 , 例如陨石坑和光滑的平原上 , 表明他们的地质年代更新 , 信使号的研究结果显示 , 在过去的五千万年里 , 水星半径已经收缩了七公里 , 并且还在持续 。
【水星|原来水星是这样藏住水分的,难怪能“误导”科学家】本文由“科学广角”创作 , 探索科学奥秘 , 领略人间千奇 , 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
- 15000年前海底金字塔被发现,科学家推测:中华文明前身是MU文明
- 人的气运竟然真的存在?科学家竟然已经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