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 抖音反围猎( 二 )


诈骗分子太气人 , 我备受煎熬 , 他们图财又害命 , 你还找不着 , 所以我们要团结 , 把防线筑牢 。
让更多用户看到反诈宣传 , 成了流量平台的责任和义务 。 随着公安等反诈机构对抖音这种新形式、新渠道的利用 , 这场针对诈骗团伙的反围猎也不再那么枯燥了 。
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公安反诈机构都已经入驻了抖音 , 反诈宣传也由以往的说教形式变成了说唱、段子 。 去年4月 , 在抖音安全周联合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推出的视频中 , 有民警变身“说唱歌手” , 像冯巩打快板一样 , 用趣味、诙谐的话向用户宣传反诈知识:
冒充公检法 , 说件大案把你吓 , 要求资金转入安全账户 , 转眼之间它就不见啦 。
某种层面上 , 这是反诈宣传的一种进化——它不再拘泥于过去传统的宣传方式 , 而是演变成了一种从流量平台、到相关部门、再到用户的内容创作 。
更有甚者 , 面向用户的反诈宣传、防诈教育 , 不只是提供内容 , 而是提供完整的“沉浸式诈骗体验” 。
8月16日晚上 , 温州网友小冯在抖音上收到某主播发来的私信 , 称“招聘点赞刷单员 , 日薪80-300” 。 面对诱惑 , 小冯很快就参与并获得107元红包 , 可是点击提现时 , 出现的不是红包到账 , 而是一位警察 。
这场典型的刷单点赞骗局背后 , 是温州反诈中心与抖音安全中心的“设局诈骗” , 这当然不是套路谁 , 而是通过完全仿真的“沉浸式诈骗体验” , 给易受骗人群上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 有网友评论:“这不就等于免费上课了吗 , 这波血赚 , 不要等到付费上课后才后悔” 。
截止到今天 , 在抖音 , “全民反诈”、“反诈骗”、“防诈骗”、“诈骗”等反诈相关话题的宣传视频 , 播放量已经超过了百亿次 。
打击诈骗 , 抖音拿技术说话针对诈骗团伙的反围猎 , 也是流量平台与诈骗团伙的技术博弈 。
一方面 , 包括抖音在内的互联网平台 , 动辄数亿用户 , 各路诈骗团伙都对他们垂涎欲滴 。 单靠人工宣传反诈、运营治理阻断 , 虽然可以让大部分用户避免受骗 , 也对全社会形成反诈联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 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疗法 。 今天你曝光了这个套路 , 骗子明天研究一个新套路 , 平台与诈骗团伙之间的对抗会一直持续 。
另一方面 , 网络诈骗发展到现在 , 组织、渠道以及对技术的应用 , 都在不断进化 。 组织上 , 团伙化越来越明显 , 有制作木马的技术工种 , 有贩卖信息的二道贩子 , 有经过专门“业务培训”的“话务员” 。 渠道上 , 从电话、短信到现在的网络渠道 。 技术上 , 从早期人工 , 到现在利用算法脚本群控 , 网络诈骗团伙越来越专业 。
互联网平台要解决这些问题 , 还得靠一些技术手段 。
对于互联网平台来说 , 网络安全风控技术体系建设大多离不开几方面:数据、算法、模型策略 。
近几年 , 很多人一直对算法有误导 , 认为算法就是推荐 , 实际上并不是 。 算法也还有很多其他应用场景的 , 比如对网络诈骗的治理打击 , 通过算法结合风控数据 , 建立风控模型、策略 , 能够非常有效地应对网络诈骗团伙对互联网平台的围猎 。
现在很多网络诈骗团伙都会通过批量注册帐号、群控操作帐号来做诈骗的前期工作 。 对于平台来说 , 只要是批量行为 , 就能够通过机器学习跑出一定的共性特征 , 只要有共性特征 , 就能够利用模型、策略进行打击 。
《抖音网络诈骗打击治理报告》显示 , 在百亿级别样本量的风控数据库与四大风控识别体系的基础上 , 抖音安全中心风控研发团队 , 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 , 针对网络诈骗的特征自主研发了反欺诈模型、风控策略 , 拦截平台上的网络诈骗内容与行为 。 目前 , 抖音平台上每天在运行的反欺诈模型有上百个 , 风控策略超过8500个 , 能够主动拦截超过93%的欺诈行为 。
与流量平台博弈的诈骗团伙 , 也有危机意识 , 他们会有意识地发现、规避互联网平台的风控模型与策略 , 也会利用购买的正常帐号生产看似正常的内容 , 或者通过点赞、关注、群聊等互动方式去接触潜在的受害者 。
对此 , 互联网平台通常会加强安全运营工作 。 例如针对此种行径 , 抖音安全中心建立了一套日常巡查制度 , 通过搜索、推荐、热点榜单等内容消费场景 , 模拟用户真实的使用习惯 , 主动发现风险内容 , 拦截并下架 。
同时 , 抖音安全中心也上线搜索防诈温馨提示 , 当用户在搜索诈骗相关的关键词时 , 抖音会向用户展示防诈提示语 , 提醒用户提高警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