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 太阳伴星,2600万年转回一次,或是它导致了生物灭绝的周期性( 二 )


2600万年轮回导致生物灭绝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 , 科学家们注意到了地球上的大规模种族灭绝似乎每2700万年就发生一次 。
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物理学家也检测了地质中一些成分 , 物理学家在全球各个地方发现了几种特殊沉积物 。 其中一种含有非常丰富的稀有型元素铱 。
通过大规模长时间研究物理学家发现 , 这种铱元素积累的年代和地球上几次物种大规模灭绝发生的年代几乎是一致的 , 而且铱元素的沉积与物种灭绝的原因都是一个原因 , 这就证明铱元素和物种灭绝有关 。
其次 , 铱元素的成分形成是由于地球以外的物质降临而生成的 , 这个地球以外的物质来源于太阳系 , 并且铱元素的年份每2600万年递减 。
所以可以证明 , 就是因为地球以外、太阳系以内的物质对地球进行2600万年一次的规律作用 , 而形成了地球上的几次物种灭绝 。
那么地球上的生物到底周期性灭绝了几次呢?
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些生物学专家进行统计 , 他们发现地球从诞生以来 , 大规模生物物种的灭绝在我们的家园上至少发生了5次 , 而且每一次至少有七成生物灭绝 。
灭绝的原因就是太阳系中有一颗还没有明显观察到的太阳伴星 , 太阳伴星与太阳双生而来 , 形成双星系统 , 它们会绕着自己各自的轨道进行运行 。 而这种周期性的运动 , 会让太阳伴星把其他物质踢向地球 , 造成地球物种的周期性灭绝 。
根据科学家预算推测 , 太阳伴星是一颗矮星 , 具体是红矮星还是白矮星各有争论 , 而太阳伴星的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十分之一 。
太阳与太阳伴星互绕一周大约是2600万年 , 所以通过绕行周期这一条 , 也可以证明地球上几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 , 是由于太阳和太阳伴星的周期性运动演化而来的 。
对于物种周期性灭绝的论证 , 除了以上之外 , 科学家们还对陨石坑的形成年代进行了研究 。
首先科学家们对已知年代的陨石坑进行了统计 , 把一些直径大于10公里的陨石坑筛选出来 , 又把年代在五百万年到2.5亿年之间的陨石坑筛选出来 , 经过排列对比发现 , 陨石坑的形成年代也具有2600万年成分的周期性 。
陨石都是天外来客 , 由此可见 , 太阳伴星的运动周期与地球上生物物种的灭绝关系非常的密切 。
人类是否能防止周期性灭绝
这就不得不提到到一个非常有趣的观测和防御系统——阿特拉斯系统 。
经常会有科学家进行观天预测 , 预测各种小行星的运行轨迹会不会撞击到地球 , 然后就会有专门收集陨石碎片的人满世界的寻找 , 证明这些科学家说得对 。 但事实证明 , 科学界们确实每一次都预测成功了 。
这种发现小陨石小行星的行为极大鼓励了科学家们 , 它们希望能够通过天文射电望远镜来观测 , 发现更严重的陨石撞击可能性 , 并且提前规避这种风险 , 比如地球伴星 , 那么科学家们又是怎样做到的呢?
是美国航空航天总局资助了天文学家托尼建造了一套名为阿特拉斯的天文望远镜系统 , 这套系统被称为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最后一套预警系统 , 服务宗旨就是发现太空岩石或者小行星的运动轨迹 , 避免地球遭到莫名其妙的撞击而造成人类社会的经济损失 。
托尼说在1908年西伯利亚地区 , 当时由于一颗小行星寿命到了极限 , 在外太空中爆炸了 , 所以形成了很多巨大的陨石球冲向地球 , 地球的大气层就没有拦住和燃烧这些陨石球 , 最终落到地球上压倒了将近9000万棵树木 , 这简直就是一个大森林的数目量 。
还好陨石撞击的是大森林 , 要是陨石撞击到人口密集的地区 , 那将会造成怎样的社会伤亡 。 如果再把小型陨石换算成太阳伴星造成的大型陨石撞击呢?届时可能又是一场地动山摇 , 导致火山全面爆发 , 再来一轮物种大灭亡 。
所以为了勘察各种陨石撞击地球的可能 , 阿特拉斯望远镜就应运而生了 。
阿特拉斯望远镜系统在风景优美的度假胜地夏威夷地区 , 目前是由两台组成 , 不过天文学家托尼已经计划着要建立第三台了 , 如果资金充裕的话 , 还会建设第四台 。
到时候四台天体电射望远镜将形成一个完备的观测系统 , 能够在各个区域进行非常全面的立体式观测 。 托尼也有着科学家式的美好远景 , 希望这些望远镜能够预测到主要的撞击来源 , 如果能拦截最好拦截 , 如果不能那只能提前建立地下城一类的防护地点 , 对人群进行疏散和撤离 。
就连专门研究小行星系统的研究员拉姆夫都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