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科学家|熊身后拖着10米长的东西是什么?为何还会动?科学家:人体内也有】
在野外经常能拍到 , 熊拖着像飘带一样的东西四处游荡 , 短则1-2米 , 长达10米 。 有“强迫症”的恨不得钻进视频里将飘带拔出来 , 脑子里有已经提前自行模拟出熊大呼“舒服”的画面 。 不过 , 当一些人知道那“飘带”是什么之后 , “强迫症”瞬间就好了 。
“大自然保护协会”的马修·米勒的一篇文章中 , 列举了大量视频证据 , 揭示了“飘带”其实是绦虫(tāo chóng) , 顺着熊方便的时候排出体外 。 绦虫不仅出现在熊体内 , 也会出现在人体内 , 成虫能长到约22米 。
人体内的绦虫2019年的一个早晨 , 泰国东北部乌隆他尼的一位自由摄影师 , 刚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有了想上厕所的冲动 。 当他结束战斗刚走出厕所门口 , 号角又再次吹响 , 在第二次战斗中 , 他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呼之欲出 , 然后他便站了起来 , 转头发现有东西伸了出来 。
他意识到糟糕 , 因为上周他刚切掉了阑尾 , 难道是那时遗留的绳子?于是 , 他便开始拉绳子 , 越拉越发觉不对劲 。 他感觉这绳子太长了 , 自己至少拉了5米以上 , 而且手感不对 , 反而是柔柔的 , 滑滑的 , 具有弹性的 , 颜色也不对 , 更像是“鹅肠” , 难道把自己肠子拽出来了?
他拍了一段小视频给当护士的女友发了过去 , 那边没有立即回复 。 放下手机后 , 他思索了一阵 , 最终他还是将“鹅肠”完全抽离了出来 , 并铺在地上按着砖块大概估算了一下约9.7米 。 然后手机铃声响起 , 上面写着:这是一条绦虫 。
他震惊了 , 决定将完全抽离出来的整体再发个视频进行再次确认 , 结果在手机录制的画面中“它竟然在动” 。 其实他一早就发现了 , 但当时没往活物上想 , 以为是弹性引发的伸缩反应 , 显然他不用再确认了 。
熊与绦虫相对于人类来说 , 阿拉斯加灰熊就没有那么舒心了 。 这是跟踪摄像机拍摄到的画面 , 一头成年大黑熊也遇到了绦虫呼之欲出的麻烦 , 绦虫存在于体外的部分目测约3-6米长 。
如果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一共有两条 , 也就是说可能是一条绦虫 , 头和尾都在外面 , 剩余的在里面 , 还有一种可能是两条绦虫都出来了一部分 。 黑熊很难受 , 走了一段时间后 , 绦虫并没有完全脱离 , 它便通过蹭树来解决绦虫 , 但并没有成功 , 只能继续游荡 , 寄希望于哪根枝杈能辅助它拽出来 。
绦虫是怎么跑到体内的?绦虫是一种肠道寄生虫 , 根据成长的不同阶段可以寄生在大量动物体内 。 绦虫的身体分为一段段的 , 每分段都有具有产出“繁殖所需的两种生殖细胞”的能力 , 并结合成卵 。
即使绦虫被宿主吞噬 , 这些卵也能很快在宿主体内形成一条新绦虫 。 绦虫并没有头 , 两端的看似“头部”的结构只是用来抓住宿主的肠道 , 进食则是通过各处表皮直接吸收 。
阿拉斯加的河流中有大量洄游的鲑鱼(三文鱼) , 但这些河流也是绦虫卵的家园 。 鲑鱼洄游时需要逆流而上 , 遇到“台阶”还需要跃龙门 。 由于鲑鱼来自于大海 , 肉质鲜美 , 逆水行舟速度又慢 , 跃出水面的一刻简直就是来“送餐”的 。 阿拉斯加灰熊以捕食鲑鱼闻名 , 每到洄游季节 , 它们总是在河流中等待鲑鱼跳到嘴里来 。
链条是这样的 , 甲壳类动物吃绦虫卵 , 鲑鱼吃甲壳类动物 , 熊吃鲑鱼 。 于是 , 绦虫沿着食物链一路爬到了顶级掠食者的肚子里 , 安营扎寨 , 利用熊体内的营养不断生长并产出大量卵 。 这些卵会随着熊排污的时候回到河流 , 从而开始一个新的生命周期 。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
- 15000年前海底金字塔被发现,科学家推测:中华文明前身是MU文明
- 人的气运竟然真的存在?科学家竟然已经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