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利 写给赌石新人的赌石白皮书:盲目出手多为跨,谨慎第一方为赢!( 二 )


然而赌的刺激 , 赌的神秘和乐趣又驱使众多的人乐此不疲的加入进这个特殊的行业 。
因此 , 有人一夜暴富 , 从不名一文转眼变成千万富翁;有人顷刻间倾家荡产 , 由千万富翁变成穷光蛋 。 这种事在赌石界屡见不鲜 。
赌石 , 顾名思义 , 赌的就是一件翡翠原石的种、水、色、底、雾 。
既然是赌 , 就一定有赌性 。
有些人 , 专买明料加工成品 , 或卖或收藏 , 但那不是赌石 , 那是赌料 , 赌裂、色等等 。 好东西谁都会爱不释手 , 但他不是赌石 , 成品就是成品 , 料子就是料子 , 而石头 , 也就是石头 。
当然 , 赌石也不是买一堆公斤料 , 切一块丢一块 , 毫无目的性的切、赌 , 那样 , 无论涨还是垮 , 都不是赌石 。
赌石有它的科学性、方法理论以及资金管理等知识囊括其中 。
赌一件石头 , 控制好资金风险自然是第一位的 , 其次要通过自己或朋友的眼力、经验来判断石头涨的可能性 , 有利和不利的方面都要总结 。
行内人都知道一句话:神仙难断寸玉 。 掌握好要领 , 剩下的就是尽人事 , 听天命 。
【宾利|写给赌石新人的赌石白皮书:盲目出手多为跨,谨慎第一方为赢!】
有部分赌石人只是理论知识很丰富 , 或是生用钱砸 , 但并不一定真正懂货 。
真正让人钦佩的是那些的玩石头的实战高手 。 这类高手 , 也做石头生意 , 但大隐隐于市 , 他们一年四季坐在店里喝茶 , 迎来送往 , 鲜有出手 , 但一出手 , 就少有败绩 。
赌石这个行业 , 你学费交的越多 , 经验越丰富 。 经验多一点以后你会发现 , 赌石也确实是一门技术 , 一门艺术 。 充分体现出了赌石和赌博的根本性区别 。首先 , 看一块石头 , 以值得赌的石头为例 , 从宏观到微观地观察它 。 宏观指场口、沙皮等;微观指松花、莽带、裂绺等等 。
但是 , 这种赌石 , 还是有局限性 , 因为翡翠原石千变万化 , 而每一件石头又具有唯一性 , 这时候 , 应该从哲学辩证角度来看待这件石头 。
比如松花有时候多了不是好事 , 有时候翻砂太细不是好事 , 有时候有莽带不是好事 , 再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有癣可能有色 , 但有癣也以为这可能会进去造成癣夹绿 , 判断出活癣死癣会有帮助 , 但癣进多深这就无人可知了 。
所以 , 辩证看问题 , 看石头表现 , 尽量客观评判一件石头 , 而这一切 , 都源自于你赌这块石头的目的:你究竟要赌什么?
一般而言 , 赌石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赌石常常是以赌色为主 , 赌正色;
还有赌种的 , 种要好、种要老、种要活;
赌底的 , 就是赌其地细密、有水、干净;
还有赌裂、赌雾、赌是否有癣的 。
赌好是很难的 , 因此人们常说“十赌九输” 。
开石头主要通过擦、切、磨三种方法来实现 。
因此 , 怎样擦 , 擦多深 , 擦多大 , 甚至能不能擦都要考虑清楚 。
切石也是一样 , 可以一刀切富 , 也可以一刀切穷 , 行话有“擦涨不算涨 , 切涨才算涨”的说法 。 能否切 , 怎样切 , 都要凭你的经验和运气 。
磨是为了看清楚内部的色和水 , 磨的好坏也是十分讲究的 。
赌石其实赌的是石头里面有没有好料 , 谜底揭开后 , 可能是一夜暴富的激情 , 也可能是两手空空的绝望 , 这种行规给这一行带上了疯狂而传奇的色彩 。
赌石的买主可能因此净赚一大笔钱 , 也可能血本无归 。这样的“赌石”一幕 , 常常出现在各种电视剧、小说、媒体节目中 。
其实 , “赌石”真有其事 , 在现实中甚至更具传奇色彩 。
赌石的原石包着一层皮壳 , 所以 , 仅从外表上并不能看出矿石的庐山真面目 , 即使是科学技术先进的今天 , 也没有任何一种仪器能通过这层外壳很快判别出里面是宝玉还是败絮 , 因而买卖风险很大 , 交易过程游戏化且刺激 , 故称之为“赌” 。
买主则需要凭借自身经验 , 估量皮壳下的色根能够延伸多长 , 判断色根是否在其他地方表现 。
赌石的魅力也正是谁也不知道自己花高价买来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 只有切开后 , 才能知道里面究竟是不是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