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琪|这样“简单”的一首歌,把朴树唱哭了

朴树,又哭了。
镜头好像没有拍下来,但他自己没有多忌讳,坦然地说,我有哭。
47岁的男人,情感感知力依然强大、敏锐、细腻,能被他人的故事、歌声牵动眼泪——在这样现实的人间,真的稀缺又奢侈。
想起《明日创作计划》第一期里有个叫李桑野的同学,唱过一首《李青》的中国风rap,歌中有句词写:容纳一叶清澈,洞察一切善恶。
原本是写游戏里的盲僧李青,放在47岁的朴树身上,倒也意外合适。
近些年的他,给人的感觉是身上多了一丢丢佛性——
人生修炼到中年,一颗慈悲心,最难得。
他这次哭,也不是因为自己,而是为了《明日创作计划》节目中一位叫钟易轩的同学。钟在现场唱了一首《明天》,讲述追梦路上的迷惘和自救,歌词很简单,却也动人。
“明天该往哪走?谁会来告诉我?明天该做什么?唱歌还是工作?……”
接连不断的问号,在朴素的自我叩问里反复,再反复,配上清朗热烈的歌喉,那些叩问,或许也让朴树想起了多年前也曾犹疑徘徊,但最终决定把一生献给音乐的自己?
1.
“明日系”的老粉应该对钟易轩这个名字不陌生。
16岁的他第一次参加这个节目,拿到过第7名,是毛不易一直很照顾的小弟弟。
4年后,他再次出现在《明日创作计划》的舞台上,马頔笑他,稚气全脱,现在像个“爷们”。
郑琪|这样“简单”的一首歌,把朴树唱哭了
文章插图

但,“爷们味”大多时候是被生活提炼出来的。
20岁的钟易轩讲,过去的4年,一个人在北京边读书边工作,音乐之路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一帆风顺,也渐渐明白:“唱歌不太能支撑生活”。
他说,合租的室友找了半年工作,熬不住有一天把贝斯卖了,这事对他冲击很大,就写下了这首歌,想问问自己是不是也该去找个班上。
嘻嘻哈哈的仁科听完,也想起了当年。
他说自己年轻时也穷,衣服鞋子都是找各路朋友借的,阿茂是他的专属提款机,就连乐器,都是用阿茂的。
郑琪|这样“简单”的一首歌,把朴树唱哭了
文章插图

但那个年代,穷,阻挡不了热爱。
朴树点评钟易轩的时候有一段话真的很“朴树”——也是忆从前,他说自己年轻时那个年代可能比较宽松,“没有钱,也可以生活下去。可能对你来说,更残酷一些。”
一些人到了年纪容易自以为是,自诩过来人,喜欢给年轻一代定性、扣帽子……所以能够设身处地讲出“可能对于你来说更残酷一些”,就很了不起。至少是放下前辈的姿态,去努力认同和理解新一代的。
郑琪|这样“简单”的一首歌,把朴树唱哭了
文章插图

这周六晚播出的“导师秀”部分,老师们也用各自的作品呈现了一台高质量的演出。
王源现场演绎了新歌《疯人公园》,歌曲氛围迷离、神秘,自我在坚守和失控的边缘拉扯,又带着大松一口气的释放感,让人对这位当红艺人当下的心境产生了一丝探索欲。
郑琪|这样“简单”的一首歌,把朴树唱哭了
文章插图

还有用华丽词曲编就的《大雁》,唱“白首不惊风骨不危”的马頔,用《世界的理想》炸场的五条人,用《倒数》歌颂爱情和人生绽放的邓紫棋,用自己作词的《鱼米》唱乡愁的李雪琴……这些风云教师,也都用音乐展现了各自对生活的不同表达。
深情而热烈,把开校典礼搞得像大型蹦迪现场。
郑琪|这样“简单”的一首歌,把朴树唱哭了
文章插图

给音乐青年们,打了个版。
2.
也好奇,画风这么不一的“风云教师团”,最后甄选出的音乐青年们会是一副什么样貌。
有佛系如庄主恒的同学,一首《我还是比较适合做艺术家》可能唱出了很大一部分打工青年的心声,于洒脱、轻松的调侃中,治愈。
庄主恒是理工男一枚,研究生毕业后找的第一份工作是要996的大厂,各种加班,回家还要被领导60秒语音轰炸,没有个人生活,后来他干脆换了个收入没那么高,听上去也没那么光鲜,但可以6点钟准点下班的工作。
“每天能够写歌做音乐,让自己体验到舒适,也是一种让我很骄傲的事情。”
郑琪|这样“简单”的一首歌,把朴树唱哭了
文章插图

他把这种心绪写成歌,歌词里唱“世界应该有更多的艺术家,人人为快乐奋斗,最后没人快乐,懂得享受,亦是本领一种。无用至极,便是有用。”
有思考、有态度、还有难得的幽默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