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导语:在40多亿年的历史中 , 地球的环境总是不断改变 , 即使诞生之初的恶劣环境在之后得到了改善 , 但因为各种气候原因或地壳运动的关系 , 地球环境也是不同程度的有所改变 , 就比如在5500万年前 , 地球的温度在20万年的时间内升高了8度左右 , 虽然相比现在的温度升高不算离谱 , 但相比之前变化巨大 , 所以也有了始新世极热事件的说法 。
01泰坦蟒化石的发现
在2009年 , 一位矿工在挖掘煤矿时意外发现了脊椎化石 , 并且体型巨大 , 为此著名的生物学家也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还原 , 最终复原了脊椎化石的“主人”——泰坦蟒 。 对于泰坦蟒 , 最开始的了解只存在于这块脊椎化石 , 不过随着对泰坦蟒的终极逐渐了解 , 泰坦蟒化石也是逐渐被挖掘出 , 甚至有的体型能够达到15米左右 。
按照现在已知的蟒蛇 , 大部分体型都控制在了5米以内 , 所以15米左右的蟒蛇真的是“庞然大物” 。 通过在对众多化石进行分析和比对之后 , 泰坦蟒的生活时间也有了大致的时间 , 那就是距今约5500万年前 。
02始新世极热事件 , 孕育了泰坦蟒
泰坦蟒的生存时间与始新世极热事件的时间是一致的 , 所以我们也能猜测出是环境导致了泰坦蟒的出现 。
【科学家|史前巨蛇「泰坦蟒」,诞生于地球的一次“高烧”,形成原因恐再现】通常蛇都是冷血动物 , 对生存环境是有要求的 , 它们的身体不会因为环境变化而改变身体温度 , 所以到了寒冷的冬季或地区 , 它们通常会选择冬眠 , 这样这样它们的身体代谢会减缓 , 也就能挺过寒冷的气候 。
但是很多大体型的蛇都生存在比较热的区域 , 其中主要是赤道区域内 。 对于蛇而言 , 温度对于自身的生存和生长有很大关系 , 所以基本上温度决定了蛇类的体型 。 而这也证明了长达15米的泰坦蟒并非是意外诞生 , 而是当时的环境造就的 。
其实除了当时突然升高的温度之外 ,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恐龙的灭绝 。 我们知道恐龙在遭遇小行星撞击后就大面积消失 , 而在之前恐龙占据了大部分生态位 。 恐龙的消失让很多动物没有了天敌 , 空出的“生态位”也让其他生物有了发展的契机 。
03始新世极热事件会再次发生吗?
现如今地球的温室效应是由于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的 , 那么5500万年前的始新世极热事件又是怎么引起的?其实关于这次事件的原因 , 其实也是与温室气体的产生有很大关系 。 这次事件短时间内温度升高和降低 , 这与温室气体的产生和快速消失有关 。
甲烷是强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主要物质 , 它产生的效果很强大 , 但是消失的也比较快 , 所以甲烷就是5500万年前事件产生的原因 。 北极的可燃冰是甲烷形成的 , 而近些年这些可燃冰也在不断融化 , 所以温室效应问题只会愈加严重 。
结语:
因为有人类的存在 , 所以即使是温度持续升高 , 也不会有大型生物诞生 。 不过温室效应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 海平面的上升、极端天气的频发都将给人类带来威胁 , 所以我们现在更应该关注全球变暖问题 , 尽快找到解决的方法 。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
- 15000年前海底金字塔被发现,科学家推测:中华文明前身是MU文明
- 人的气运竟然真的存在?科学家竟然已经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