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元 占森林面积20%的亚马逊雨林,是6600万年前受小行星撞击形成的?


神经元 占森林面积20%的亚马逊雨林,是6600万年前受小行星撞击形成的?
文章图片

神经元 占森林面积20%的亚马逊雨林,是6600万年前受小行星撞击形成的?
文章图片

神经元 占森林面积20%的亚马逊雨林,是6600万年前受小行星撞击形成的?

导语:55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 , 覆盖面积约占全球总热带雨林面积总面积的20%的亚马逊森林 , 被称为“地球之肺” 。 绵延近10个南美国家 , 包括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等 。 气候湿润 , 每年都会为我们带来大量的氧气 , 并吸收二氧化碳 。
亚马逊森林是250多万种昆虫、2000多种植物、2000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家园 。 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流域亚马逊河的所在地 。 那么 , 这些美丽的热带森林是如何形成的呢?
《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给出了答案 。 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都来自哥伦比亚 , 研究人员对他们国家的热带雨林的起源感到好奇 , 他们聚在一起经过了12年的努力 , 来进行这项研究 。
6600万年前 , 小行星撞击地球 , 杀死了非鸟类恐龙和霸王龙 , 但也给南美的亚马逊森林带来了新的生命 , 慢慢地形成了今天的亚马逊森林 。
01小行星撞击前后南美森林的灾难
巴拿马的热带研究所的一位古生物学家研究学者说 , 小行星撞击前南美洲森林中主要的树木是针叶树 , 这些针叶树的显著特点是它们的树冠比较稀疏 , 这些针叶树支撑着下面较为矮小的蕨类植物的生存 。
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直接后果是南美洲的森林生态系统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 。 多年的火灾几乎摧毁了南美洲南部的森林 。 根据作者的计算 , 超过45%的热带植物物种和大多数动物直接被小行星的撞击和随后多年的火灾所破坏 。
02亚马逊森林的初步形成
历经了600多年的时间 , 亚马逊森林的生态系统才得以重新运转 , 才恢复到小行星撞击前的生物多样性水平 , 但是由于小行星带来了新的微生物与细胞 , 经过演化 , 恢复的物种与撞击前的物种完全不同 。
第一个出现的生物是豆科植物 , 它通过与细菌形成共生关系来固定空气中的氮 。 随着氮继续流入土壤 , 干旱的土地变得更加肥沃 。 在这一阶段 , 小行星留下的磷让其他开花植物与豆类一起茁壮成长 , 取代了针叶树 。 生长的植物开始与竞争阳光 , 形成致密的冠状体 , 形成我们今天看到的分层亚马逊森林 。
03亚马逊森林“危机”
事实上 , 亚马逊森林正在“遭受”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 , 我们人类是要占主要责任的 。
小行星撞击地球对亚马逊森林的影响造成的破坏 。 如前所述 , 亚马逊森林中超过45%的植物物种和生活在那里的大多数动物直接受到破坏 。 而人类活动对亚马逊森林造成的破坏要大得多 。 近几年 , 人类为了获取资源和更大的生存空间 , 对雨林进行了大面积砍伐 。 该研究估计 , 在未来30年 , 亚马逊盆地至少45%的动植物将直接受到全球人类活动的威胁 。
南卫理公会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卡斯罗说 , 在我们现在所处的形势类似6600万年前 , 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带来的物种大灭绝事件 , 而这次新物种的灭绝的起因有可能就是无处不在的人类 。
【神经元|占森林面积20%的亚马逊雨林,是6600万年前受小行星撞击形成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