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 触目惊心,不忍直视!9.3分顶流刷屏,对不起我夸不下嘴…( 二 )


文章图片

大象 触目惊心,不忍直视!9.3分顶流刷屏,对不起我夸不下嘴…
文章图片

大象 触目惊心,不忍直视!9.3分顶流刷屏,对不起我夸不下嘴…
文章图片

大象 触目惊心,不忍直视!9.3分顶流刷屏,对不起我夸不下嘴…
文章图片

大象 触目惊心,不忍直视!9.3分顶流刷屏,对不起我夸不下嘴…
文章图片


刚过去的6月 , 全国人民都被一出“大象番”给刷了屏 。
它们在国内外媒体的曝光量 , 不逊于顶流网红 。
去年3月份开始 , 15只亚洲象组成的旅行团 , 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一路“象”北 。
它们经历了离群、汇合、小象出生…
一晃 , 已走了400多天 , 500多公里 。
如此长时间远距离的反常迁徙 , 在我国史无前例 。
而这出状况不断的公路片 , 似乎还没有落幕的意思 。
这一次 , 人类反被大象牵着鼻子走 , 忙得不可开交 。
它们踏入人类生活圈 , 循着现成的旅途补给:
吃庄稼、偷面粉、掀水槽…
团伙作案 , 互帮互助 , 不亦乐乎 。
甚至 , 有幼象偷喝了农家的200斤醪糟 , 醉醺醺地误了行程 。
还“象模象样” , 大摇大摆在云南县城的街道上 , 漫步了6个小时 。
象群因何北迁?一时间众说纷纭 。
但似乎 , 都绕不开同一个原因:栖息地环境的恶化 。
屏幕前 , 吃瓜群众们高涨的追番热情 , 大都来自象群vlog般的野外生活日常 。
虽远距千里 , 但好像我们与象群间的距离 , 比动物园里的咫尺之隔近多了 。
野生象的生活是什么样?
要想弄清这个问题 , 乌鸦今天推荐的这部纪录佳作 , 是必看系列 。
非洲大陆 , 稀树草原 。
这个面积不大的水坑 , 迎来了一场盛事 。
赶着雨季的黄金期 , 繁育后代的海陆空赛道正如火如荼:
泡沫蛙 , 在相亲派对之后 , 共度良宵…
鳉鱼 , 在水底专心完成生命传承…
埃及雁 , 进度更快 , 孩子已经迎来了破壳日…
而这些生物的生息繁衍 , 都必须仰仗——
雅典娜 , 年过50的象国女王 。
她拥有至高无上的话语权 , 肩负着族群兴亡的重任 , 每个决策都关乎未来的命运 。
水坑 , 就是她的王国疆域 。
母象们每5年才生育一次 , 每次孕期长达22个月 。
小象威威 , 正是惹人嫌的年纪 。
他莽撞的行为 , 经常会受到长老和公主的教训 。
碰一鼻子灰的威威 , 只能找年龄最小的孩子米米玩耍 。
别小看这块水坑 , 这可是象群和其他邻居的生活圆心 。
在烈日灼心的非洲 , 水 , 是生命密码 。
除了饮用 , 象群还会把泥水喷洒到身上 , 既能降温防晒 , 又能抵御蚊虫叮咬 。
象群在草原上走过的地方 , 会形成一条明显的路 , 每当雨季来临 , 丰沛的降水就会充满这些路 , 顺势淌入坑内 。
可以说 , 每个象群都养活了一个局部生态 。
比如 , 拉粑粑这事 。
对蜣螂来说 , 大象的粪坨简直是天赐盛宴 。
未经消化的种子 , 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 , 天然肥料能提供丰厚的养分 。
同时 , 也能把种子播散到更远的地方 。
而长出的植株幼苗 , 又成了乌龟的甜点 。
一坨平平无奇的粑粑 , 成了局部生态循环的关键 。
再比如 , 泡沫蛙的蛙巢 , 是水龟最爱的“蝌蚪馅蛋白酥” 。
滴进水里的小蝌蚪 , 也成了鳉鱼的大餐 。
而当小蝌蚪发育成熟 , 先上岸的蛙又会守在岸边 , 伺机吞掉个头更小的“亲戚” 。
真·先上岸的蛙有蛙吃!
好景不长 , 旱季来临 。
经过几周的炙烤 , 水位越来越浅 。
缺水 , 就意味着饥饿 , 预示着死亡…
象群的塑料友邻们 , 一拍即散 , 大难临头各自逃命 。
女王雅典娜 , 凭着丰富的经验 , 做出决定:带领族群 , 转移他处觅食 。
可是 , 最近的避难所 , 远在160千米之外…
【大象|触目惊心,不忍直视!9.3分顶流刷屏,对不起我夸不下嘴…】几天的路程 , 对象群是不小的考验 , 对小象们来说 , 更是鬼门闯关 。
才1岁的米米 , 身体不够强壮 , 很快就掉队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