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物理领域泰斗陈彪:一次开会途中失踪,国家苦寻28年无果( 二 )


1957年 , 在国际地球物理年上 , 他与各国交流知识的同时在法国订购了一台色球望远镜 , 该仪器被用在了紫金山天文台 。
不得不说 , 陈彪的做法十分具有前瞻性 , 这些仪器既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更精准的观测角度 , 也为研发更高尖新仪器打下了基础 。
60年代初 , 陈彪以极其深厚的天文知识底蕴打动了世界上有名的太阳物理研究专家 , 并邀请他们来到中国 , 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太阳光谱观测和研究的发展 。
1978年后 , 陈彪又引导中国青年进入了国际太阳物理研究 , 不仅如此 , 陈彪在世界科学联合会空间科学委员会渥太华会议成功当选为太阳专业代表后 , 他介绍我国的太阳研究情况时 , 同时将我国在这方面的年轻人才介绍给了这些前辈 , 让他们进入了国际研究的前沿 。
【|太阳物理领域泰斗陈彪:一次开会途中失踪,国家苦寻28年无果】除此之外 , 陈彪还积极促进国际太阳物理和日地空间传播现象学术讨论会在中国召开 , 这是在我国召开的首次太阳物理国际会议 , 代表了国际真正承认了我国在这方面的实力 。
1980年 , 由于陈彪卓越的表现以及对国家发展的巨大贡献 , 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1990年 , 他考虑到了天文物理研究对国家发展十分重要以及当时国家总体发展不够平衡的现状 。
一方面南方沿海地区的天体物理已经初具模型 , 基础良好 , 而北方内陆则稍逊一筹 。 这样一来 , 信息不匹配根本不利于天体物理的进一步发展 。
于是 , 他提出整合南北方资源 , 同时集中科学院和高校的天文研究力量 , 筹建一个综合性天体物理研究中心 ,
利用国际共享的天文数据资源 , 将研究所最新信息分享 , 尽最大努力获取国际一流的天文研究成果 , 让中国真正立足于世界天文届 , 从而推动我国天文事业不断发展 。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 , 他广泛传播自己的观点 , 向上级报告后开始从各地筹集资金、组织人才队伍 。 最终在一些政府单位支持下 , 陈彪总共筹集到20万元的资金作为启动经费 , 于1993年11月在南京正式成立了华东天体物理研究中心 。
为了奠定研究中心的地位 , 陈彪在这里举办了两次学术会议 , 华东天体物理研究中心就此扬名 , 在国内天文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鉴于他出色的表现 , 组织上任命他为云南天文台的台长 , 相当于在云南地区重新开始 。
离奇失踪 , 28年仍为破案这样一个一个人才却在一个普普通通的上午离奇失踪 。 很多参加会议的人都还记得那一天 , 1992年11月10日上午 , 那一天一如往昔风和日丽 。
当时的陈院士已经调回南京工作 , 作为一个在此地工作多年的人 , 陈院士可以自信地说这一段路他已经烂熟于心 , 闭着眼睛都能走到 。
上午六点左右 , 正是预订的开会时间 , 由于路途很近 , 骑自行车15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 , 陈院士拒绝了助理的陪同 , 独自骑车前往目的地 。
然而 , 直到上午九点左右 , 南京大学天文系会议的主持人也没有等到陈院士的到来 。 要知道 , 陈院士是一个时间观念特别强的人 , 他每次有会议都会提前到来 , 从来没有过迟到 。
刚开始人们都以为陈院士年纪大了 , 长时间运动难免不舒服 , 也许是在路上休息了一段时间 。 可又过了一段时间后 , 陈院士依然尚未到达 , 就让会议室中等待这位令人尊重的科学家的人们焦急不已 。
随后 , 会议室的人们开始纷纷猜测 , 主办方急忙给陈院士的家人打电话 , 却被告知陈院士很早就出发了 。
事情顿时就不一样了 。 人们赶快打电话报警 , 毕竟 , 陈院士对中国贡献巨大 , 而这样一位人才竟然在市区神秘失踪!警方接到报警立刻展开调查 。 然而一无所获 。
接下来的几天 , 无论是家人们的寻人启事还是警方的搜寻都没能找到陈院士 , 于是武警们出动了 , 他们在紫金山一起寸的搜寻 , 甚至抽空了玄武湖的水 , 还是没有找到 。 随后组织将搜寻范围扩大到了整个南京市区以及郊区乡下 , 还是没有半点消息 。
陈院士的离奇失踪对国家影响巨大 , 也让所有人心痛不已 。 人们不愿意猜测陈院士遇到了危险或者遭遇绑架 , 只是猜测他或许进入了国家更深层的研究从此隐姓埋名 , 或者说他“大步迈向了太阳” 。
无论如何 , 陈院士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天文学人才 , 他在太阳物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 给国家留下了珍贵的观察数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