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我国的计划 , 今明两年中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 , 于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 , 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 。
2022年空间站建好后 , 将随即投入正常运营 , 开展科学研究和太空实验 , 促进中国空间科学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 并且在未来 , 中国空间站还将单独发射一个十几吨的光学舱 。 光学舱与空间站保持共轨飞行状态 , 并计划在其内部架设一套口径两米的巡天望远镜 , 其分辨率比肩哈勃 , 视场角更是达到哈勃的300多倍 。
已经有来自亚、非、欧、美等23个国家 , 没能经受住中国空间站完美前景的诱惑, 投来了项目申请 。 这些项目涉及到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天文等九个领域 。 最终经过层层筛选 , 德国、意大利、挪威、印度、俄罗斯、肯尼亚、日本、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秘鲁等一共17个国家 , 被中国选中 。 美国国惨遭淘汰 , 还需继续努力啊 。
【PM2.5|提前退役?国际空间站核心舱段开裂!23国只能依仗中国空间站了】延伸阅读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8月31日电: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总设计师、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飞行负责人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表示 , 俄罗斯可能在2027年开始在轨道上组装新空间站 , 在2年内同步应用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 。
曾准备用于国际空间站的科学动力舱将成为第一个模块 。 该模块舱自2012年起开建 , 最初预计2015年生产 , 负责保障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的动力独立性 。 该模块舱还将用于科研 , 但2015年仅仅完成了初步设计 。 公开来源数据显示 , 科学动力舱模块飞行体已经从2017年开始组装 , 2018年启动了地面测试 , 模块舱的发射一再延迟 。
此前曾有报道称 , 俄罗斯新空间站的第一个模块舱将在2025年做好发射准备 。 并且 , 新空间站将采用开放式架构设计 , 模块可以更换 , 因此工作时间不受限 , 尺寸规格大于“和平”号 , 轨道高度400公里 , 倾角98度 , 能够观测整个地表 , 首先是北极和北方海路 。
推荐阅读
- 一天20次,日赚一万元,失足女被抓时累到虚脱:扶我一把,我腿软
- 在你身边!你有可能不知道的8个关于动物的知识!
- 天文学家可能在银河系外发现了第一颗行星
- 全面解读MET靶点及已上市靶向药物
- 新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导致大脑炎症,减少精子数量
- PM2.5 PM2.5降低了,人的寿命能延长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