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转眼的时间 , 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名航天员已经接近90天的任务尾声了 。 在9月份 , 神舟十二号飞船将再度被唤醒 , 载着三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 。
与以往一样 , 神舟飞船返回舱将采取半弹道式的方法再入大气层 。 由于大气的减速作用 , 航天员将承受3~5个G的过载 。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快速返回 , 那么神舟飞船将改用弹道式 , 一头扎进大气层快速返回地球 。 此时 , 航天员将承受高至8个G的过载 , 对航天员的身体素质来说是一种考验 。
安全返回地面的另一个因素就是降落伞 , 它在减速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 。 神舟十二号返回舱上有两套降落伞 , 一套为主降落伞 , 另一套为备份降落伞 。 当主伞失效的时候 , 飞船自主检测系统将会探测到这个故障 , 于是就会启动应急方案 , 自动切换到备份降落伞 。
飞船着陆在哪里在以往 , 内蒙古的四子王旗是载人航天的主要着陆场 , 许多航天员从太空返回地球时都降落于此 , 嫦娥五号载着月球样本返回地球时也是着陆于此 。 但是 , 此次的着陆地点略有不同 , 神舟十二号将着陆于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带的东风着陆场 。
此次 , 着陆场的变化是由航天器的轨道所决定的 。 以前 , 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的运行轨道是相对固定的 , 这使得神舟飞船每次都能从固定的位置进入大气 , 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 。 但是 , 最新的中国空间站的轨道高度在340公里到450公里之间变化 , 轨道的变化使飞船再入点不再固定 , 因此选择东西跨度更大的东风着陆场有助于着陆的成功 。
如果为了让神舟十二号的再入点同以前一样而启动空间站发动机调整轨道 , 这是非常不科学的 。 主要有两点原因:空间站发动机是非常宝贝的 , 要省着点用;其次 , 这需要浪费很多燃料 , 也是非常不经济的 。
着陆后为什么需要大队人马搜寻在航天器着陆之前 ,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批搜救人员布置在着陆场的各个地方 。 有人就提出疑问:为什么不让航天器在着陆后发出位置信号 , 反而需要靠大队人马搜寻?
事实上 , 航天器上有一个称为“信标”的东西 , 它就只有老式手电筒那么大 , 能发出位置信号 。 这类东西在飞机黑匣子之前也有一个 , 能在落入水中的时候自动工作 , 帮助搜救人员找到黑匣子 。 祝融号火星车也有一个信标 , 能在紧急的时候作为通信使用 。
但是 , 信标虽然能发出位置信号 , 但是该信号的传播范围是有限的 。 与神舟飞船可能着陆的范围相比 , 信标的信号传播范围小得可怜 。 因此利用大量人员占满可能的位置 , 有利于更快搜索到位置信号 。 还有一点 , 大量的搜救人员可能会直接目视到飞船的着陆位置 , 这比任何设备都要高效 , 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找到航天员 。
航天员出舱后为什么要八抬大轿航天员返回地面之后 , 我们总能看到他们是被抬着走的 , 其中主要有三个原因 。
【霍金|三名航天员任务即将结束,九月份将搭载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地面】第一 , 空间适应症 。 进入太空后 , 人体处于失重状态 , 感受方位的器官出现了变化 , 导致了航天员很难区分上下左右 。 在返回地球的短时间内 , 虽然身体感受到了重力 , 但脑子还没适应过来 , 还认为自己处在太空之中 , 如果让他们自行行走 , 可能会像醉酒一样摇摇晃晃找不准方向 。
第二 , 身体机能的降低 。 我们知道 , 航天员在空间站上一直锻炼身体 , 这可以减缓骨骼和肌肉质量的流失 , 但毕竟还是流失了 。 此外 , 返回地面时航天员还穿着重20公斤的舱内航天服 , 在“内忧外患”之下如果还自己行走 , 对航天员来说相当危险 。 体液重置也是一个问题 , 在太空中体液倾向于分布全身 , 而在地球表面重力的影响下 , 体液倾向于分布在下半部分 。 体液的改变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负担 。
第三 , 到达地面之前 , 航天员最多只有30分钟适应重力 。 况且 , 在前15分钟航天员还要承受住明显的超重现象 , 这对本来就不堪的航天员身体影响巨大 。 因此 , 世界各国的航天员在返回地球之后 , 都是被抬走的 。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
- 15000年前海底金字塔被发现,科学家推测:中华文明前身是MU文明
- 人的气运竟然真的存在?科学家竟然已经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