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 人类一年向人马座“奔驰”200亿公里


银河系 人类一年向人马座“奔驰”200亿公里
文章图片

银河系 人类一年向人马座“奔驰”200亿公里

【银河系|人类一年向人马座“奔驰”200亿公里】在告别过去、迎来新的一年时间 , 地球人在“星际穿越”中飞奔了200亿公里 。 人们生活在自转和公转交织的地球上 , 通常不会想到地球在宇宙中其它方式的运动 , 可以了解一下地球人在宇宙中各种“健步如飞”的运动方式 。 在过去的一年 , 地球进行了365次自转 , 有一部分居民刚好生活在地球的赤道 , 无论以坐着、站着、睡着的任何姿势 , 他们在地球一年的自转中都静悄悄地奔走了1.46亿公里 , 却没有丝毫当“长跑冠军”的自豪感 。 地球在过去的一年围绕太阳转了一圈 , 在一个椭圆形的“超级跑道”飞驰了9.4亿公里 。 时间箭头从过去指向未来 , 人们谈论过去 , 却回不到过去 , 人们以周而复始的数字标识时间 , 地球的周期运动体现为时间的往复变化 , 人们时常在时间周期的变化中感受日常生活日复一日的单调和乏味 。
一年为3.15亿秒 , 地球不仅有自转和公转 , 太阳系轨道“运动场”不是地球运动的全部舞台 。 太阳系“质点”在主星系内不会静止不动 , 太阳和“行星随从”在银河系内围绕银心转动 , 地球人随“滚滚洪流”的太阳系天体在银心外轨道高速飞行 , 太阳系的“速度与激情”或“生死时速”达到了每秒220公里 。 太阳系“质点”存在晃动现象 , 近似于正弦曲线运动 , 太阳系在银河系的圆盘平面没有遵循严格的平面运动 , 而是在平面上“跳上跳下” , 形成穿越银河系平面的曲线运动 。 太阳系“质点”沿银河轨道转一圈大约需要2.2到2.5亿年 。
整个太阳系在银河平面上形成“穿上穿下”的曲线运动 , 长期以来 , 科学家对太阳系质点的曲线运动充满好奇 , 正弦曲线的周期大约为两千万到六千万年 , 太阳系质点“公转”的波动周期与地球生物的灭绝事件产生频率的一致性 , 他们揭开了不同版本“来自太空的死亡”事件 , 事件发生的周期与太阳系质点的公转周期有惊人的一致性 , 在地球上发生了无数来自太空的生物灭绝事件 , 彗星和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件呈现了周期性波动 , 太阳系沿银河平面上下穿行的周期和发生在地球的小天体撞击事件也许存在某种关联 , 事实上 , 在地球过去的40亿年 , 太阳系质点在银河系平面的公转轨迹表现为怎样的曲线形式 , 科学家缺少精确的数据 。 太阳系整体的公转和在地球上发生的生物灭绝事件存在怎样的关联?科学家没有给出准确的判断 。
银河系不是简单的物质均匀、平滑分布的星系 , 它有大的团块 , 其它星体在大的团块周围“呼啸而过” , 人们没有开发足够好的物理模型 , 很难对银河系过去的运动轨迹“定型” , 有科学家声称他们开发了高精度的模型 。 人们将视野伸向银河系外的尺度 , “随风而去”的地球轨迹更难以琢磨 , 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正在彼此靠拢 , 好像两个明星“莫名其妙”地相互走进 , 明星人物“牵手”的网络曝光率极高 , 网民的眼神应接不暇 。 最近的仙女星座距离银河系大约为250万光年 , 两个星系每秒靠近大约110公里 , 在过去的一年 , 人们在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玫瑰之约”的世纪大道奔跑了大约35亿公里 , 当下的人们自然看不到两个星系的“世纪婚礼” , 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的碰撞大约在250万年之后 。
在银河系周围“十面埋伏”了54个或更多的星系 , 银河系处在本星系群“抱团作战”的围合中 , 共同抵抗了宇宙膨胀的“汹涌暗流” , 维系本星系团和本星系群的作用则是人们看不见的引力 。 银河系本地星群的运动还是局部的 , 人们在“与星共舞”的移动中早已晕头转向 , 不知身在何处 。 本地星系群只能算宇宙的“乡村大舞台” , 人们在本地星群内的移动非常复杂 , 各种循环和交汇的运动方式没有把地球人带到遥远宇宙的边缘 , 地球在本地星系群的“引力大锅”蒸煮 。 挣脱本星系群的引力“捆绑” , 在更大的宇宙空间游走 , 在宇宙的旅行又如何?
人们在走出本地星群的“漫天游”中遇到了判断和计算的障碍 , 在大尺度宇宙的”苍茫大地” , 人们看到了一个加速膨胀的超级宇宙 , 没有中心的宇宙失去了绝对运动的概念 , 一定要追问如何测量人们在宇宙中穿越的距离和时间 , 首先需要找到一个绝对的时空参考系 , 但人们只能选择相对的时空参照系 , 测量人们相对于某个参考物的位置 。 宇宙充满了辐射 , 光子在其中无休无止地穿越 , 可能从中找到有希望的测量参照物 。 充满活力的光子源自恒星、超新星和类星体 , 炙热气体其它的发光体 , 在任何一个时间点 , 每1立方厘米的宇宙空间包含了年平均数大约为400个宇宙背景辐射概念的光子 , 它们以随机的方式运动 , 古老宇宙的光子海洋可能成为人们测量宇宙运动的工具 , 宇宙微波辐射中出现了蓝色和红色的多普勒光线频移 , 人们从背景辐射的红移或蓝移现象绘制了“宇宙地图” , 以标识人们在宇宙中“游走”的线路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