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 杨振宁:我曾与爱因斯坦交流过1.5小时,却从来没有获得智慧

【爱因斯坦|杨振宁:我曾与爱因斯坦交流过1.5小时,却从来没有获得智慧】
爱因斯坦 杨振宁:我曾与爱因斯坦交流过1.5小时,却从来没有获得智慧
文章图片

爱因斯坦 杨振宁:我曾与爱因斯坦交流过1.5小时,却从来没有获得智慧
文章图片

爱因斯坦 杨振宁:我曾与爱因斯坦交流过1.5小时,却从来没有获得智慧
文章图片

\">
希望我的文章能够给您带来快乐、开心和解决办法 , 也诚挚的期望您在阅读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 , 您的认可是我最大的动力!
2000年世界最权威的《自然》作了一期评选 , 把人类历史上所有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放在一块进行排名 , 杨振宁排在第18位 , 那有人就说了杨振宁才排在18位吗?前面还有17位 。 话是这样说 , 但是杨振宁是这前20位当中唯一一位伟大的杰出的在世的物理学家 。
这其中最大的功劳归因于杨米斯尔理论 , 而这一理论使得杨振宁可以与这些世界顶尖的物理学家并列 。
自古以来 , 英雄总是惺惺相惜 , 杨振宁也不例外 。 作为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 , 爱因斯坦对于杨振宁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 而在机缘巧合之下 , 杨振宁也终于和爱因斯坦得以交谈整整1.5个小时 。
可是在之后 , 杨振宁却公然表示这次见面反而成为了自己的终身遗憾 , 这是为什么呢?在这次会谈的过程当中究竟经历了什么?让我们抛开历史的迷雾 , 一起来细细地窥探一下吧 。
杨振宁的伟大贡献为了让大家更加立体深刻地了解杨振宁 , 我们将会用最精短的语言来简单介绍一下 , 杨振宁在物理学界究竟有着怎样的贡献?为什么说杨振宁可以和爱因斯坦跻身于物理学的巅峰 , 而杨振宁又是依托于哪些贡献够资格成为巅峰人物之一的?
因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 而这个理论是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人共同努力得出 。
1965年时 , 杨振宁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1966年成为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
在这中间很长一段时间里面 , 杨振宁先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 费米奖 , 润福德奖 , 奥本海默纪念奖 , 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 莫斯科大学奖等等等等 。
杨振宁与爱因斯坦的一面之缘如果我们仔细回想一下或者扪心自问 , 爱因斯坦好像是生活在历史课本当中的人物 , 是一个极其遥远且遥不可及的人物 , 当然因为爱因斯坦的存在 , 我们的物理学尤其是理科生们 , 他们的学业仿佛更重了一些 , 但是如果我们回望爱因斯坦的一生 , 又不难发现它距离我们如此之近 。
爱因斯坦出生于1879年 , 死亡于1955年 , 而杨振宁出生于1922年 , 双方之间的年龄差在40岁左右 , 但是这个年龄差还不至于越过鸿沟 。
再后来杨振宁有幸接受到了爱因斯坦的邀请 , 前往参加一次广义相对论方程的讲座 , 而在此次讲座的过程当中 , 双方并没有进行深刻交流 , 因为在当时杨振宁的名气并没有那么大 , 而且这一次更类似于会场形式 , 所以杨振宁即便想和爱因斯坦面对面交流 , 难度也很大 。
再后来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个人开始了对粒子物理学方面的研究 , 并且展开自己的构想 , 还发表了一些文章 , 在当时的物理圈子里面也算是小有名气 , 而这份名气被爱因斯坦敏锐地捕捉到了 。
于是 , 爱因斯坦邀请杨振宁参加讲座 , 一切也变得顺理成章 , 而这一次杨振宁作为物理学界年轻学者被邀请参加的 。 在此次讲座结束之后 , 爱因斯坦还特意要助理带着两个人来到办公室 , 而这一次交流机会显得极其难得 。
杨振宁也算是遂了心愿 , 能够近距离和爱因斯坦面对面交流 , 可是这一次面对面交流并没有给杨振宁带来多么大的帮助 , 以至于杨振宁后期回想起来直言:这一次会面并没有得到什么智慧 。
那为什么一次非常隆重的会面 , 反而变得食之无味 , 弃之可惜了?整体来看 , 一共有三方面原因 。
第1点 , 语言沟通方面当时爱因斯坦已经有80多岁 , 年迈的爱因斯坦 , 在语言沟通方面和年轻人本就存在着代沟 , 更重要的是爱因斯坦讲话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夹杂一些德语 , 这让杨振宁备受打击 , 尤其是碰到自己的语言弱势 , 有的时候爱因斯坦讲几句话 , 根本不知道对方讲的是什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