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复制门禁卡违规拜访,医药代表在医院被抓


医院 复制门禁卡违规拜访,医药代表在医院被抓
文章图片
【医院|复制门禁卡违规拜访,医药代表在医院被抓】
医院 复制门禁卡违规拜访,医药代表在医院被抓
文章图片


医药代表的转型是中国医药产业的一次大考 , 所有政策信号都在鼓励医药代表回归学术本位
一则爆料 , 把医药代表再次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
网传信息显示:8月10日上午 , 某港股上市生物制药企业工作人员吴某复制了医院进修医生的个人门禁卡 , 从职工通道入院 , 一路进到门诊、病房等区域 , 直至被保安截获 。
这已不是吴某首次违规拜访 。 该院保卫科回溯发现 , 8月6日 , 吴某就持门禁卡进入医院 。 10日截获吴某后 , 保卫科没收了门禁卡 , 并向医院纪委办公室、药学部、教务处通报 。
8月25日 , 该网传企业公布2021上半年业绩 , 公司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8.54亿元 , 相比于去年同期的9.2亿元 , 增长101% 。
同时 , 大幅上涨的销售费用 , 让亏损幅度同比增长了近1倍 。
药代吴某违规入院 , 或许是激进销售策略之下的一个注脚 。
01 销售队伍大扩张 , 违规事件难以完全规避该企业半年报显示 , 公司收入同比翻番 , 官方解释这得益于“达攸同”、“苏立信”、“达伯华”以及“达伯坦”四款新药的优异表现 。
这几款药物分别是生物类似药贝伐珠单抗、阿达木单抗、利妥昔单抗 , 以及从Incyte公司引进的培美替尼 。
但外界更关注的 , 是另一品种——
根据合作方的口径计算 , 该生物制药企业的PD-1产品“达伯舒”2021年上半年收入约为13.9亿元 。
相比百济神州今年上半年PD-1收入的8亿元 , 这个成绩显然更胜一筹 。
总营收屡创新高的背后 , 是销售费用的快速增长 。 公告显示 , 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的“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是11.37亿元;去年同期这一开支仅为4.46亿元 。
截至2021年8月31日 , 国内已有信达、恒瑞、百济、君实、康方以及誉衡六款国产PD-1获批上市 , 另有4款进口PD-1/L1 。 在中国 , PD-1市场已进入跑马圈地的关键时刻 , 稍有松懈就会功亏一篑 。
该公司正在持续扩充人手 。 财报显示 , 仅今年上半年就新入职了1300名员工 , 目前全公司负责商业化的销售人员有2100名 。
销售团队人数激增 , 考验着团队的管理能力 。 巨大的业绩压力之下 , 一线药代做出什么样的动作 , 都不足为奇 。
但是 , 不论复制门禁卡难不难 , 药代和管理者都不能忘记:合规是底线 , 越线就会产生风险 。
02 卫健委掀反腐风暴 , 药代今后谨遵底线前述消息显示 , 该医院除了没收吴某的门禁卡 , 还通知了他的主管 , 核实吴某的工作单位情况 。 同时 , 因为吴某无法提供7天内的核酸证明 , 该院对药企违反来访人员管理规定 , 给医院防疫工作带来风险的错误 , 也提出严厉批评 。
目前信息显示 , 这仅是内部通报 , 院方尚没有对这家药企做进一步处罚 。
2020年12月实施的《医药代表备案管理办法(试行)》规定 , 医药代表不得未经医疗机构同意开展学术推广等活动;不得承担药品销售任务 , 实施收款和处理购销票据等销售行为 。
医药代表的拜访 , 已经成为监督医药反腐的重要一环 。 国家医保局将“带金销售”纳入征信体系 , 与药械招标采购挂钩 , 如果医药代表行贿 , 涉事企业将面临失去市场和巨额罚款的风险 。
今年8月初 , 国家卫健委印发通知称 , 自2021年至2024年 , 集中开展整治“红包”、回扣专项行动 , 对涉嫌利益输送的各类机构 , 严肃惩处、移送线索、行业禁入 , 持续保持对“红包”、回扣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 。
医药代表不惜顶风冒险 , 复制门禁卡违规入院“拜访” , 在政策密集出台的时候 , 显得十分突兀 。
卫健委对接下来3年的“整治红包”行动 , 尚未出台明确的处罚措施 。 但可以预见的是 , 在合规压力升级 , 市场游戏规则巨变之下 , 医药代表工作的调整只会更加密集 。
医药代表的转型是对中国医药产业的一次大考 , 不论政策变化还是创新药的加速上市 , 都在迫使医药代表回归学术本位 。
健识局就通报内容向该药企进行核实 , 截至发稿前未收到正面回应 。
文丨雷公
设计丨时光
运营丨薄荷
每天两篇深度稿件 , 解码医药健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