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披荆斩棘的哥哥:陈小春的“反内卷”生存哲学
大湾区五人组是我追《披荆斩棘的哥哥》这档综艺的动力哇。
尤其是陈小春。
为什么每次看到他都会觉得很好笑很放松呢?
别人当队长,都是控制欲和求胜心超强的,比如林志炫,上来就说自己是要做艺术,要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别人都是紧绷着要突破并挑战自己的,比如赵文卓,练起歌来那是十二分的用心和努力;
别人都在活跃地沟通、热络地社交,熬夜创作……等等。
再看看陈小春。
从第一天就说自己愿意训练半小时(别的哥哥都是好几个小时),对规则和玩法不求甚解,甚至带着团队稀里糊涂地花最高的代价拍了一首别人都不愿意选的最有难度的歌。
更搞笑的是,在第二轮和其他团队竞拍抢歌,自己的价码都没看清,拱手让人,事后才发现自己完全有实力争得那首歌……
但是你又不能说他懒散不求上进。
虽然误打误撞选到了最难的歌,也没见他后悔吐槽,也没见他垂头丧气,受挫之后,他只说“一步一步来”。
歌曲有难度,跳舞跟不上,就一顿练。练完就自我感觉良好,也没多难嘛,都是重复的动作,于是他带着大湾区直接下班早退了。
别人多努力,别的团队练到什么程度,他不在乎的。
第一轮部落表演结束出结果,仅剩三队成绩未公布,大湾区位列其中,队友都担心慌张了,毕竟怕被淘汰,结果在队友翘首以盼的紧张档口,陈小春还不急不忙地去了趟厕所。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而且,对于第四名的最终成绩,陈小春的反应是:完全没有因为没得到第一第二而气馁,对整个表演过程很享受,很开心。
文章插图
这就是陈小春让我喜欢的原因,他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松弛感。
他给人的感觉是那种可以一起玩的人,你并不会为了特意要跟他一起玩些什么而找到他,但你就是很想和他在一起玩。
如果时间是一个盲盒,它会是一个能够和你一起将它打开的好伙伴,拆开来是什么都好,落花流水也无所谓,一场空也可以,他就是那个陪你呵呵一笑了之的人。
之前看他带儿子上爸爸去哪儿,前脚对儿子凶得很,后脚就真诚道歉,给儿子说“sorry”。看到别人家的小女儿,羡慕地满眼星星。
其实,他是一个外表坚硬,但内心温润的人。
如今的他,虽然也到了吃古惑仔红利的年纪,但岁月在他身上沉淀下来的那种松弛感,依旧是他性格中最抓人的东西。
在他看错自己队伍价码没能拍到想要的歌时,大湾区的队友微微吐槽他:“我们有一个喝多了一点点的队长。”
文章插图
而他在得知真相后,淡定地调侃自己:“看错了,所以我不是当队长的材料。”
文章插图
但这种离谱的事发生在陈小春身上,你只会觉得好笑,不会有任何违和感。这就是阅历和经历沉淀在性格中的东西吧。
他对得失这些东西,是一种很淡然的态度,他的那种不在乎不是装酷的伪饰,而是一种疏离。
我记得当年吕彦妮采访陈小春的稿子,写道:
“他从出生讲到进入TVB之前的十多几年,回忆起他那没有得到父爱的艰辛童年,以及他从发廊的洗头小哥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过程,想起那么多年的日子,苦吗?苦,但是那就是他的人生。”
但他也说:
“甜是没有尽头的,吃不够的。苦里面却有很多内容,苦到酸,苦到辣,苦到不能放在嘴里面,但你能吃的时候都要吃……
我是一个蛮容易满足的人。反正我就自己走过来了,我是从零开始,现在就算你重新把我打为零,我本来就这样啊,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他那种不在乎的疏离感,其实是一种满足,是不贪心、不苛求、不拧巴。
他说他爱上应采儿的原因是应采儿爱笑,且笑起来很美。那么苦的生活,没有把他变成一个抱怨、低靡的人,他把那些苦和难转换成了对甜和美的珍惜。
因此,陈小春的生存哲学就成了内卷时代最熨贴的一剂安慰:
【 哥哥|披荆斩棘的哥哥:陈小春的“反内卷”生存哲学】其实,生活有啥好焦虑的呢?不用为失去和得到耿耿于怀,生活“没什么大不了的”。
推荐阅读
- 王牌部队真的合体了,8分多钟的舞台令人动容
- 主持人:还珠中香妃引蝶的特效花费多少钱?琼瑶:1800万左右
- 《开端》收官:刘涛和赵今麦晒锦旗,白敬亭好想演脑洞大开的结局
- 如何让新春晚回归联欢,首届村晚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 46岁的董卿,在路人的镜头下长这样身高也暴露了
- 农村男孩辍学供哥哥读书,兄长却沉迷于网络,杨幂默默帮助
- 比陈小春更“怕”老婆的,不是杜江,也不是邓超,是这位硬汉
- 黄渤喊话孙红雷不要打扰自己和张艺兴, 孙红雷的回答笑翻全场
- 谭轩辕瞧不上贺三,李克勤非常器重贺三,贺三的实力到底如何?
- 18岁参加选美,大一参加春晚,突然爆红的马凡舒,到底什么来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