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伟 自然到底讲不讲逻辑?


潘建伟 自然到底讲不讲逻辑?
文章图片

潘建伟 自然到底讲不讲逻辑?


很多人都听过一句关于逻辑的经典描述:逻辑是不可战胜的 , 因为反对逻辑还得用逻辑 。 的确 , 逻辑是人们从长期的自然生活中观察、总结、抽象出的事物联系变化的底层规律 , 也演变成了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思维方式 。 在科学和数学的世界里 , 逻辑是作为基础在应用的 。 在生活中 , 逻辑思维好与差的人过着两种差别很大的人生 。 可以说 , 离开了逻辑 , 人类社会不可能达到今天的高度 。
【潘建伟|自然到底讲不讲逻辑?】那么 , 自然界是否在按人们认知的逻辑在运行呢 , 或者换句话说 , 自然到底讲不讲逻辑?从这个角度 , 我们来盘点一下自然中那些稀松平常、但又似乎与人们的认知逻辑相悖的事情 。
1、分类
人类是通过分类来研究一类事物 , 也正是基于分类才形成了一个个概念 。 譬如人们从会运动、需进食、能感觉的生物中分出了动物 , 又根据具体特征细分出了爬行类动物、哺乳动物、脊椎动物等类别 。 每一个类别的定义包含了这类事物的本质特征 , 概念清晰明确 , 这是逻辑的基础 。
然而 , 自然界的奇妙之处在于 , 每一个分类都能找出例外;比如总有一些物种很难分出是动物还是植物(真菌)、生物还是非生物(病毒) , 总有一些生物不辨雌雄、死和生之间也有各种中间状态难以界定等 。 人类的逻辑首先要求概念纯粹 , 这样才能进行判断和推理;而自然界的各类事物却纷繁纠结在一起 , 总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意外 。
2、推理
人类的认知中 , 天然有这样的基本逻辑:A>B B>C 则A>C;A*B=B*A等 。 而自然中存在很多相克相生的现象 , 不满足传递率;如一些国家的足球水平 , 巴西战意大利的历史胜率高、意大利战法国也是胜多败少、而法国却经常能战胜巴西等 。 乘法的交换律也有其适用的对象和场景 , 并非普适 , 对于三维空间中的旋转变换(矩阵相乘) , 就不满足交换律 。
人类的这些认知逻辑本身也没错 , 在一个确定的空间和片面上是有效的、适用的;但回到自然这个大的系统 , 却不能反映出系统的整体逻辑或普适性规律 。
3、无限
看到这里 , 可能还觉得上面的逻辑推导是小儿科 , 接下来看一道公式 , 可能让你瞠目结舌:
1+2+3+……=-1/12
怎么样 , 第一反应是不是公式错了?按照所学的知识 , 这怎么也应该是一个无穷大啊 , 怎么会是一个有限的负值!
这是欧拉留下的众多公式中不可思议的一道 , 其证明的方式这里就不展开了 , 感兴趣可以去搜一下 。 要强调的是 , 就是这样一个公式 , 在弦理论、量子力学中均有应用;如果没有它 , 可能超弦理论都不能诞生了 。
其背后深刻的意义还在于:无穷在自然界中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 引人深思 。 庄子在两千多年前有过著述 , “一尺之棰 , 日取其半 , 万世不竭” , 在有限的事物中可以包含无限的过程 。 那么无限的过程是否最终会回到一个有限的事物上?对此我们只能随着数学的发展边走边看…
4、矛盾
矛盾是逻辑学中最不能容忍的东西 , 有了矛盾就意味着推理或认知是错误的 , 这是逻辑的核心要义 。
然而 , 自然中却充满了矛盾的过程 , 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波粒二象性 , 光和其他微观物质可能同时既是粒子又是波 。 又如薛定谔的猫 , 在人没有看它时 , 可能是生死的叠加态……矛盾是自然界的普遍状态 , 人类的逻辑在一些情况下对此显得无能为力 。
5、循环论证
循环论证在逻辑中是明令禁止的:A的出现是因为B的存在 , B的存在是因为有A;相当于什么也没有说 , 不是有效的证明过程 。
回到自然本身 , 这种情况却是普遍存在:生物的出现是因为环境的合适 , 而环境的持续合适是因为生物的调节;你的优秀是因为你的有效努力 , 而你的有效努力又让你持续优秀……
综上的分析 , 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一些启发:逻辑是自然一些片段的投影 , 是适合人类认知的方式;而自然本身不一定讲逻辑 , 或者说自然的逻辑比人理解的复杂 。
这并不是说逻辑无用 , 相反 , 离开了逻辑 , 人类的科技将举步维艰 。 因为受限于人自身的限制 , 并不存在完美的认知世界的方式 , 而逻辑正是适合人类的有效方式 。 通过理论体系的建立 , 清晰的定义和推导 , 人类正以这种独特的方式逼近认知世界的真相 。 这将一直是一个波澜壮阔、惊喜不断、意外丛生的有趣过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