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赔钱也要停止运转,为什么三峡发电站会舍弃巨额的经济效益?

三峡大坝不仅让我国成为了世界上水利设施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同时还造福了无数的沿岸百姓,可谓是利国利民的大型水利工程 。在三峡大坝的建设资金上,国家就投入超过3000多个亿的资产,而且所修建的时间跨度也达到了9年之长 。

宁愿赔钱也要停止运转,为什么三峡发电站会舍弃巨额的经济效益?
文章图片
三峡大坝不仅在社会效益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经济效益上也彰显出了它的重要地位 。三峡大坝在2006年的时候就已经完成率全线建成,大大提高了长江中下游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并且还能够将所产生的电力输送到东部地区,仅仅是依靠发电就创造国家收益约3000个亿,所以又被称为“印钞机” 。
不仅如此,三峡大坝还能够防止水患的发生,也极大保障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什么要去修建三峡大坝? 自古以来的长江水患
水患问题一直侵扰着中华大地,所以水患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不仅会严重消耗国家财政,而且会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关于长江水患的治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运用了许多有关水利的伟大智慧 。
在唐朝之前,在中国的典籍上就有“有河患,无江患”的说法,可见当时的长江水患还并没有造成太大的社会性损失 。而到了唐朝之后,长江水患问题就开始越发严重了 。

宁愿赔钱也要停止运转,为什么三峡发电站会舍弃巨额的经济效益?
文章图片
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是人为性的乱砍乱伐导致长江上游的树木减少,从而水土流失变得严重起来 。据记载,长江流域的上游素产良木,于是民间就一直进行着大量的砍伐活动 。
除了民间的砍伐外,皇室贵族也在进行着长江上游原始森林的破坏 。特别是明朝朱棣修建紫禁城的时候,需要建设大面积按的房屋和制作各项皇家用品,于是明朝廷就经常派遣大臣到四川和湖广地区进行伐树的活动 。
而到了明朝万历年间,三大殿因为损坏而需要重修就花费了两万四千多根木材,这些木材都来自于长江上游 。

宁愿赔钱也要停止运转,为什么三峡发电站会舍弃巨额的经济效益?
文章图片
清朝时期也延续了明朝的做法,所砍伐的树木可谓数不胜数 。皇家要求的木材质量必须最为上等,所以很多已经被砍伐的树木一旦不达标就必须重新砍伐,这期间又会造成许多树木的损失 。
长江水患的来源主要都是人为因素,而明朝水利工程师潘季驯治理长江水患的原则就是修高河堤,但是这种做法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隆庆时期赵贤组织了大量的百姓,进行防洪治理,并写下了《堤甲法》,将治理长江作为长期性工作 。
到了清朝时期,朝廷以放弃洞庭湖北岸的地区使之能够顺利疏通洪水的方法进行治理 。到了咸丰年间,依旧是放弃北方区域,同样加大向南疏导的力度,从而致使北方大片地区因洪水而损失巨大 。

宁愿赔钱也要停止运转,为什么三峡发电站会舍弃巨额的经济效益?
文章图片
三峡大坝修建背景
关于三峡大坝的修建计划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提出来了,新中国成立后,就开始逐步设施关于三峡大坝的修建事务了,并且在那个时候就把解决长江水患纳入到三峡大坝的修建原则上了,但是正式的工程准备阶段却是在1993年到1997年的时候 。
在前期准备上,国家提升了国家电网的征电费用,从每千瓦3厘钱到每千瓦4厘钱,为三峡大坝的修建筹措到资金来源 。此外,还把当时的葛洲坝电站产权交给了三峡公司,将所赚取的利润也用于三峡大坝的修建上 。
在征地移民问题上,国家也做出了充分的考虑,以“中央统一领导,分省负责,县为基础”的原则进行沿岸居民的逐一搬迁工作,并在1993年的时候,完成了坝区移民约1.2万人 。
直到1994年,三峡大坝区域的各项基础设施已经完成,为三峡一期的导流工程取得了浇筑混凝土的条件 。
三峡大坝的一期工程在1995年的时候正式动工,当时我国发行了三峡债券,总额达到了10多亿元人民币 。
使上下游围堰成功向江心进展,平抛垫底工程能够成功完成 。并在1997年时,国际上很多知名的企业都与之进行中标建造 。

宁愿赔钱也要停止运转,为什么三峡发电站会舍弃巨额的经济效益?
文章图片
二期工程完成于2002年,三峡大坝的主体工程不再是以土石方挖掘为主,而是转向了内部结构上,通过对混凝土浇筑转移来加固大坝自身的抗洪能力,此外又在金机电安装上加大投入力度,到2001年的时候,三峡大坝工程的建筑资金达到了762亿多元 。巨大的经济收益 三峡大坝的结构和布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