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天文学家|美国半个世纪前的太空设想被我国抢先实现,太空发电已为时不远】导语:
人类能否通过“天对地”供电解决能源问题?先人提出了建设空间电站的构想 。 而美国秉承着先下手为强风格 , 为了控制石油连续发动了几场战争 , 更不用说这种涉及全球能源的技术问题了 , 老美很早之前就有了行动 。 他们为这一想法申请了相关专利 , 为的就是在控制这项技术的核心之后垄断世界技术 , 从中牟取暴利 。
不过 , 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 , 老美研究多年未能取得技术突破 , 这一看似美丽的航天工程一次次被搁置 。 然而 , 作为后来者的中国人能做到吗?
美国半个世纪前的太空设想被我国抢先实现 , 太空发电已为时不远
2008年 , 中国将空间太阳能电站的研发纳入国家先进研究计划 。 2021年6月 , 中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开工建设 。
虽然人类文明只有几千年 , 不到地球历史的百分之一 , 但人类文明的发展速度是难以想象的 , 科学技术的爆炸式发展推动着文明的进程 。
然而 , 地球有限的能源一直是人类进步的障碍 , 人类一直在寻找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 目前 , 科学界提出的最可靠的方案是可控核聚变和高效利用太阳能 。
与高技术投入的可控核聚变相比 , 太阳能的高效利用无疑具有显著的优势 , 但现阶段各国对太阳能的利用还处于表面太阳能发电的初级阶段 。
与地球表面相比 , 太空太阳能发电厂能接收到大部分的阳光 , 而且昼夜没有差别 。 空间太阳能电站的接收面板可以无限大 , 甚至可以阻挡部分阳光 , 从而缓解全球变暖 。
最重要的是空间太阳能电站将不受地域限制 , 它可以跨地区向电力贫乏地区输送特高压 , 无需电网输送 , 也不会受到地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
既然太空太阳能发电厂有这么多的优势 , 为什么美国几十年来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呢?这要从空间电站的成本说起 。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建设一座高效空间太阳能电站 , 成本至少要1000亿 。 电站建设的每一个环节 , 从发射控制到维护 , 从收送电到转换 , 这些前沿技术要求都相当高 。
除了技术问题 , 这个巨大的空间电站还将面临各种太空陨石和废弃卫星的碰撞问题 。 一旦一个轨道外的不明物体撞上了发电站 , 这数千亿的投资很可能就白费了 , 所以几乎没有国家敢这么做 。
但是中国就截然不同了 , 只要是有利于全人类发展的科技实验 ,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胆怯 , 也不会隐瞒 。 此外 , 我们还光明正大地宣布了自己的“空间太阳能发电”研究计划 。
2008年 , 我国将空间太阳能电站的研发纳入国家先进研究计划 , 力争到2050年建成千兆瓦商用空间太阳能电站 。
我国空间太阳能发电的核心技术是“微波能量传输” , 这种超长距离的电力传输只能依靠微波或激光 。
我国研究的“微波能量传输”就是通过微波将电能转化为微波 , 然后无线定向传输到地球上 。 与激光相比 , 微波能量传输具有不受天气影响、能全天候向地面传输能量、效率高等优点 。
中国空间技术实验研究团队通过对比国内外各种空间电站方案 , 最后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多旋转关节空间太阳能电站方案 , 直接解决了最大功率传导旋转关节和单点失效的技术难题 , 使系统的组装和构建更加容易实现 。 目前也只有中国有勇气在这个领域投入这么多资金 。
2018年 , 中国启动了重庆璧山空间电站实验基地 , 中国工程院杨士忠院士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 。 今年6月18日 , 重庆璧山开工建设 , 总投资约26亿元 。
之所以选择重庆作为实验基地 , 是因为重庆被称为“山城” , 三面环山 , 气候好 , 基地建设规划占地约30亩 , 核心实验区100多亩 。 除设备发射试验场外 , 还将建设气球平台调试大厅等设施 。
该基地的实验重点主要是空间太阳能电站、无线微波能量传输和空间信息网络的论证和验证 。
推荐阅读
- 为人类敲响警钟!57000年前的尸体重见天日,史前生物现身引发关注
- 哈勃望远镜捕捉到星爆图像,恒星正在形成?
- 银河系中的顶级文明,会不会就是我们人类文明?
- 一个神秘物体,既不像超新星又不像脉冲星:它是什么?
- 一百多颗恒星“消失”,是什么原因?科学家怀疑是外星文明干的
- 美国碰瓷也没用!中国成功问鼎世界第一后,太空又传来好消息
- 断肢能重生?科学家用药物使青蛙断肢重生!什么原理?人行不行?
- 50亿光年外,天文学家发现星系一分为二,爱因斯坦又对了?
- ?关于多普勒摆动的介绍
- 土壤农业化学家朱兆良院士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