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火星|“祝融号”火星一百天后,中国开发火星无人机,将引领探测新方向】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卞春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无人机将能够在单次飞行中捕获图像并飞行数百米 , 这将帮助探测车以更快的速度和精度定位并驶向景观特征 , 使任务更高效 。 另外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将集中在无人机能否在复杂的火星环境中长期生存 。
直升机无人机的原型/图源: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我国一直努力在空间技术上赶上美国 , 并在几个空间相关项目上取得了进展 。 例如去年启动了第一个独立的火星探索任务 , 计划在2030年从火星上取回样本 , 并在2033年派遣人员前往火星进行探索 。
与在火星上运行的美国“Ingenuity”直升机相类似 , 中国的这架原型无人机也有两个叶片 , 可以在火星稀薄的大气中提供升力 。 不过 , “Ingenuity”在顶部安装了一块太阳能电池板来为电池充电 , 而中国的研究人员正在考虑使用太阳能或无线充电 , 或两者兼而有之 。
曾在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工作的格里斯表示 , 两种充电方式均有优缺点 。 在无人机顶部安装太阳能电池将使飞行器更通用 , 但如果灰尘覆盖层变得太厚 , 例如在沙尘暴之后 , 它可能会积满灰尘并失去效率 , 甚至完全同停止工作 。 而无线充电方法将要求无人机返回着陆器供电 , 如果无人机最终停留在离着陆器太远而无法返回的地方 , 则会限制其射程 , 降低其通用性 , 因此两者兼有之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
上周 , 中国的火星探测器“祝融号”在火星上运行了100天 。 火星探测器的设计寿命是90天 , 即在地球上大约是92天 。 但该集团的首席设计师上月表示 , 从目前祝融号在火星上的表现看来 , 祝融号最终的工作时长肯定会远远超过设计寿命 , 并且可以继续做更多工作 , 获得更多的科研数据 。
推荐阅读
- 地球冷却速度远超预期!或成为第二个火星,人类应该何去何从?
- 人类已经被困在了太阳系:除了光速之外,氧气也是一个限制因素!
- ?科学家研究发现,全球磁场强度损伤了9%,地球将来会变成火星?
- 祝融号与火星快车“握手”,数据经欧洲传回,会被美国获得吗?
- 玉兔二号火了,只因发现了月球“小屋”?国外关注度仅次于李子柒
- 探索太阳系生命的“真相”!
- 小恒星靠近地球致辐射增大?空间天气专家:别信!
- 在火星48小时,你会买什么保证生活质量?
- 火星上的钱德勒摆动现象,你对它又了解多少?
- 美国女子自称穿越到了3812年的火星:只有中国人在那里居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