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失败者才认为只有高风险才有高回报(一)


汽车 失败者才认为只有高风险才有高回报(一)
文章图片

\">
中国有句俗语 , “不入虎穴 , 焉得虎子” , 还有更通俗的说法“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 这都是比喻人不冒危险 , 是难以成大事的 , 或者没有任何风险的事儿 , 不会有太大回报 。
放到投资领域 , 这就是我们说的高风险才有高收益 。 大多数投资者都相信 , 你承担的风险越大 , 你的预期利润就越高 。
然而 , 真正的投资大师都是风险厌恶者 , 他们并不相信风险和回报是对等的 。 他只在平均利润期望值为正的前提下投资 , 因此他的投资风险很小 , 或根本没有风险 。
今天的文章来自马克·泰尔(Mark Tier) , 他是一位澳大利亚籍作家兼投资者 , 著有《市场周期的本质》、《如何获得第二张通行证》和1974年澳大利亚畅销书《理解通胀》 , 他是一位出色的巴菲特研究专家 , 本文选自其《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
1
投资大师是风险厌恶者
失败的投资者 认为只有冒大险才能赚大钱 。
“你的风险特征如何?”在说过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这样的投资大师都会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风险后 , 我希望这个问题听起来像是个愚蠢的问题 。 因为它确实是 。
但让我们暂且将屑搁在一边 , 来考虑一下它的含义 。
一般的投资顾问所推荐的投资组合会因客户的“风险口味”不同而不同 。 如果客户想避开风险 , 顾问会推荐“安全”的股票和债券的高度分散化组合 , 这种组合(理论上)不会让你赔钱—也不会让你赚太多 。
如果客户愿意承担风险 , 顾问有可能向他推荐完全由所谓的成长股构成的组合 , 这些股票均前景光明 , 但缺乏保障 。
如果顾问和客户都相信他们不可能在不承受损失风险的情况下获得超出平均水平的利润—也就是怀有第五种致命投资信念 , 那么上述第二种建议对他们来说是有意义的 。
当某个人问你“你的风险特征如何”或“你的风险口味如何” , 他实际上是在问:“你愿意承受多大的损失?”
像“风险特征”这样的奇异术语只不过是掩盖了这样一种信念:为了得到赚钱的机会 , 你必须愿意冒损失一大笔钱的风险 。
但将保住资本放在第一位(制胜习惯一)意味着你得是个风险厌恶者 。 如果你能像巴菲特和索罗斯那样躲避风险且获得超出平均水平的利润 , 那么传统信条一定有某些严重的错误 。
毫不奇怪 , 投资大师对风险的看法与一般职业投资者大不相同 。 例如 , 巴菲特非常重视确定性 。 如果你也这样 , 那么风险因素这个概念对你来说毫无意义 。
对投资大师来说 , 风险是有背景、可衡量、可管理的 , 也是可回避的 。
2
风险是有背景的
一名建筑工人不带任何安全设备走在一幢未建成的摩天大厦的第60层平台上是不是冒险?滑雪高手沿着近乎垂直的双黑钻陡坡①以100公里的时速急速下滑是不是冒险?经验丰富的攀岩者仅凭双手沿悬崖峭壁爬到30米高的地方又是不是冒险呢?
你可能会说:“是!”但你的真正意思是:“是—如果由我来做的话 。 ”
风险与知识、智力、经验和能力有关 。 风险是有背景的 。
尽管我们不能断定那位建筑工人、滑雪者和攀岩者不是在冒险 , 但我们有一种直觉:如果我们也像他们那样做的话 , 我们所承受的风险比他们要大 。 区别在于无意识能力(unconscious competence) 。
无意识能力
如果你是个经验丰富的司机 , 你就有做出瞬间判断(减速、加速、左转还是右转)以避开可能事故或路面凹坑的能力 。
你可能有过为避免事故而踩刹车或急转弯的经历 , 但直到你做出躲避行动之后 , 你才会完全意识到危险的性质 。 你的决定完全是在下意识的状态下做出的 。
这样的自动反应是长年经验的结果 。
稍微想一想 , 你就会意识到开车是一种相当复杂的行为 。 想想看你在同一时刻所注意的所有事情:
那个孩子会跑到路上来吗?
【汽车|失败者才认为只有高风险才有高回报(一)】前面那个笨蛋会急转弯吗?
后面那辆车是不是离我太近了?
那辆车会在拐角处停下来吗?(他最近有没有检查过他的刹车装置?)
如果前面那辆车出人意料地急停 , 我们之间的距离足够长吗?
对你在开车时所注意的所有事情来说 , 这些只是寥寥几个例子而已 。 你下次坐在方向盘后的时候 , 请花点时间想想你在下意识状态下所做的所有事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