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皮卡丘 , 作为《宝可梦》系列的招牌 , 拥有着其它宝可梦都无法比得上的人气 , 甚至曾经(现在倒不一定了)家喻户晓的存在 , 对于这样一只大家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存在 , 却很难有人能说得出来到底皮卡丘像什么 , 而后面根据其体态比较接近于现实的啮齿动物 , 所以皮卡丘也就被一只叫做“电耗子” , 大部分人也把皮卡丘视为是以老鼠为原型而设计出来的宝可梦 , 但是 , 皮卡丘和老鼠的区别其实也很大 , 那么 , 是不是说明其实它不是耗子?
PS:本文纯属个人看法 , 如有错误 , 敬请指正 。
不是老鼠为什么叫“鼠宝可梦”?
如果说皮卡丘不是老鼠的话 , 那么在分类上就有一点比较矛盾的地方 , 那就是它被分类为“鼠宝可梦” , 这恰好不久说明了皮卡丘确确实实是只电耗子吗?虽然生物学上单单的“鼠”更多情况下代表的是鼠科 , 但是实际上有不少非鼠科成员名字里也带有“鼠”字 , 比如鼹形鼠科、松鼠科等等 , 而有意思的是 , 如果结合皮卡丘被设计出来的经历 , 最接近皮卡丘的确确实实是体态与其不太像的松鼠而非老鼠 , 而这就和皮卡丘的设计者西田敦子有关了 。
西田敦子当初在设计皮卡丘的时候并没有具体联想到现实中的哪种生物 , 但是在一些形象以及细节的参考上 , 西田敦子说到了其是借鉴了松鼠 , 比如看起来较为蓬松的尾巴 , 只是为了强调电系所以皮卡丘的尾巴形状成了闪电状 , 但是 , 关乎皮卡丘的命名 , 来自日文的ぴかぴか(闪闪发光)和 ちゅう(鼠叫声) , 这并非是松鼠特有的声音 , 据西田敦子所述 , 这并非是真的来自于老鼠 , 而只是单纯觉得这样命名的话会更好听 , 也因为取了这个名字 , 所以皮卡丘才有了“鼠宝可梦”的分类(上图为现实的松鼠) 。
皮卡丘的脸部有两个很明显的红色原型花纹为它的可爱度增色不少 , 而设定上这部位算是皮卡丘的颊囊所在位置 , 颊囊又称为食囊 , 指动物的口腔内两侧一种特殊的囊状结构 , 这方便它们把食物储存在嘴巴里 , 我们可以看到鼠类以及松鼠经常嘴巴鼓鼓的 , 就是因为它们的颊囊贮藏了很多的食物 , 而颊囊并非只有啮齿动物才有 , 一些灵长类动物比如猕猴也具备 , 不过 , 皮卡丘虽然有着电系的颊囊特征 , 却并没有“颊囊”这个特性 。
皮卡丘或许作为食物更好一些?
在百科上的说法中 , 其实皮卡丘最接近的原型应该是在日本类似“大福”的东西 , 它是一种点心 , 如果换成中国的叫法的话可能小伙伴们就清晰一些了 , 在中国一般大福会被称之为团子或者是糯米团子 , 是一种加入红豆馅的麻糬 , 至于皮卡丘到底为什么像这个东西 ,, 小二也不太清楚 , 特别是网上查了之后也没有相关的说法 , 小二猜测可能是日本那边的大福会有部分捏成类似现实小动物的模样 , 而皮卡丘就是基于这种来创作的 , 不过小二也不确定 , 所以还有待证实(上图为日本点心大福) 。
【宝可梦|《宝可梦》来源与生态:电耗子皮卡丘,为何没老鼠该有的样子?】当然了 , 现在说皮卡丘到底和现实有什么联系 , 意义其实也不算很大了 , 因为现在皮卡丘本身也算是自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标志了 。 最后提一嘴 , 极巨化的皮卡丘没有加入什么新的元素 , 只是为了趋近于无印篇一开始比较肥胖的皮卡丘 , 卖一下情怀 ,,
推荐阅读
- 空间分析工具之地理探测器
- 《宝可梦》已知的精灵食物链中,只有赤面龙知道三地鼠的下半身?
- 《宝可梦》来源与生态:大胃王大舌头,和现实蜥蜴的关联有多大?
- ?啮齿动物的分类和代表
- 《宝可梦》来源与生态:嘟嘟利是现实多少不会飞鸟类的结合?
- “不祥之兆”?国外惊现“鼠王”,13只老鼠纠缠在一起,让人担忧
- 膈应人!“鼠王现象”是什么?13只老鼠尾巴纠缠,只能共同生长
- 《宝可梦》场景介绍:连通差异的城镇——连理镇
- 《宝可梦》雷吉艾斯真的只是差在冰系吗?还是存在其它问题?
- 《宝可梦》来源与生态:明明是个狒狒,火暴猴为何有猪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