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 中国科学家再获突破,实现将光储存1小时


科学家 中国科学家再获突破,实现将光储存1小时
文章图片

科学家 中国科学家再获突破,实现将光储存1小时
文章图片



很多人可能从来没想过 , 要将光储存起来 , 不过这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难题 , 此前德国科学家利用特殊设备 , 曾实现将光线储存1分钟的先河 , 而此次中国科学家取得的成就 , 直接将光线储存的时间 , 延长到1小时 。


有人可能会说 , 这还不简单 , 制作一面相互垂直的镜子 , 让光线在其中传播 , 利用反射的原理 , 不就可以将光线保存下来吗?这种想法的原理没错 ,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 却有一个难题 。 光线在反射的过程中 , 有一个词叫反射率 , 也就是说 , 光线每次反射 , 都会有损耗 。 在两面距离一米远的镜子中 , 光线每分钟的反射次数 , 多达3亿次 , 即便损耗很低 , 在庞大的反射次数下 , 光线也会很快被消耗殆尽 。 所以 , 用这种传统的方式 , 没办法实现光线的储存 。

【科学家|中国科学家再获突破,实现将光储存1小时】


中国科学家是将光线保存在一个特质的晶体中 , 光线直接穿透原子 , 原子捕捉到光子后 , 处于激发态 , 当原子失去激发态时 , 光子就被再次释放出来 。 所以 , 捕捉原子的时间越长 , 光子距离被释放出来的时间就越久 , 给人的感觉 , 就是光线传播变慢 , 被储存起来了 。



有人不禁会问 , 将光线储存起来 , 这么无聊的课题 , 研究有什么用呢?如果光线的储存技术成熟 , 很多行业都将迎来巨变 。 就以科学家正在试验的量子U盘为例 , 如果能够利用光子储存数据 , U盘的信息储存量 , 将会发生大变 , 这种优势 , 是传统U盘无法比拟的 。



目前 , 光电子技术在半导体、通信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 , 如果光储存技术趋于成熟 , 将给这些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 , 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 技术的进步 , 不仅要着眼于当下的应用场景 , 唯有类似的基础科学研究走在前列 , 才能实现更多的技术突破 。 所以 , 别总认为技术创新很容易 , 若不是这些科学家们在背后默默奉献 , 又哪来如今强大的科技实力呢 , 为中国科学家点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