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赞颂鹿 , 歌颂这种义无反顾的进取主义精神 。
如果狍子傻的话 , 遇危险不知躲避 , 跑远后回头看 , 贮足漏爱心屁股 , 被雪地里捡漏 , 光这四项就能让它灭绝 。
可它没有 , 在鹿科生物中 , 狍子反而是分布最广、最多、最适应多样化环境的成功典范 。 物竞天择 , 适者生存 , 这样的狍子 , 自然有它聪明的道理 。
它遇危险不知躲避 , 回头看、凑近看 , 那是因为它的好奇心很重 。 就像人类一样 , 遇见一件疑心事 , 总想刨根问底 , 把它弄明白才罢休 , 狍子何尝不是这样?
在深山老林里 , 汽车少 , 更别说夜间开车 , 对于车辆这个“外来物种” , 在狍子眼里 , 就是稀奇物件 , 甭管是车还是灯光 , 它都想凑近一探究竟 。
其实 , 这是动物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 不光狍子 , 蛇、青蛙、野兔、骆驼、果子狸等动物也对灯光有着迷之好奇 , 死于灯光下的动物不计其数 。
它跑远后漏爱心屁股 , 这是它臀部白毛的特殊作用 。 狍子常年生活在郁密度较高的丛林环境中 , 在春夏时尽量改变自身颜色 , 好于环境相得益彰 。
当受惊时 , 露出尾部的白毛 , 俗称“炸毛” , 这样会迷惑对手 , 造成注意力分散 。 看似滑稽 , 实则是它高超的逃生策略 , 可提升它的逃生几率 。
第二点为 , 狍子视力不好 , 但对反射光很敏感 , 白色的毛也可以警示其它狍子有危险 , 也可以引导其它狍子跟着我跑 。
它把头埋进雪地里 , 这是它的无奈之举 , 它实在太累了 。 在山林中 ,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狍子 , 说不定它之前刚脱离危险 , 不是被人追 , 就是被天敌撵 。
冬天阳坡荒芜 , 阴坡茂密 , 恰恰狍子喜欢在阳坡晒太阳 , 遇危险时喜欢跑阴坡躲藏 。 加上阴坡雪厚 , 植被茂密 , 跑几步就可能掉进窟窿 , 连栽几个跟头 , 狍子也筋疲力尽 , 好不容易逃脱 , 再经过你的惊吓 , 它摊牌了 , 做成我看不见你 , 你就看不见我的举动 , 让你哭笑不得 。
也有可能是猎人穷追不舍 , 傻狍子想 , 若是其它天敌 , 不是追一会儿就不追了吗?人类 , 你作弊 , 不按常理出牌 , 欺负我 。
以上是狍子傻的对立面 , 足见它是聪明的 。 除了这些 , 狍子还是一胎多个的鹿科代表 , 这是食物链中对抗天敌的有利条件 。
上面说道 , 它有“胚胎滞育”的功能 , 可见它聪明地躲过了寒冬、饥饿、天敌等 。 待小狍子出生时 , 早已草长莺飞 , 食物丰沛 , 即使遇到猫科动物捕杀 , 我有两个孩子 , 说不定还能保住一个 。
综上所述 , 傻狍子环境适应力超强 , 拥有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探索 , 又身怀“爱心屁股”诱人迷糊 , 和具备“多生滞育”繁衍生息 , 怎么能说它傻呢?你们说是不是?
听完朋友一席话 , 感觉我们就是傻狍子 。
总的来说说傻狍子傻的 , 都是在以讹传讹 , 它的傻正是它的聪明之处 , 以至于成为了保护动物 。 这是一个物种演化成功的表现 。
它的这些行为 , 多少和人有些相似 , 就拿“跑远后再回来看”这一点来说 , 像极了谈恋爱被分手 , 一方舍不得 , 即使受伤 , 也要回头看看 , 我到底是怎样受伤的 。
随着社会发展 , 环境变化 , 狍子的栖息地破碎化 , 曾造成近亲繁殖 , 导致成活率低、遗传病多、适应性弱等问题 , 狍子也一度傻了眼 , 才有它这些傻傻的行为 。
【狍子|傻狍子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物种”?为什么说傻狍子很傻?它真的有这么傻吗?知道真相后,才知误会它了】不过 , 随着禁猎和育林相关行动 , 狍子也从傻眼中走了过来 , 虽很难看见“棒打狍子”的现象 , 可这样坚忍不拔、机灵聪慧、适者生存的物种 , 可能会给人们带来惊喜 。
推荐阅读
- 东北第一“神兽”傻狍子,到底有多“傻”?傻到这份上都没灭绝
- 傻狍子摔劈叉!狍子傻到这份上都没灭绝,为什么遇到人类就怂了?
- 狍子 狍子为啥叫傻狍子?它白色心形的屁股有什么作用?
- 狍子 智商低到出奇动物,随着光奔跑,受到惊吓会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