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 助航天员舱外活动 中国微型载人操作舱设计曝光


航天员 助航天员舱外活动 中国微型载人操作舱设计曝光
文章图片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论文曝光了微型载人操作舱系统设计 , 该系统可支持航天员从母体航天器快速进入操作舱执行舱外任务 适用于未来复杂的空间设施建造、资源开发利用和空间站扩展应用任务 。
综合9月6日消息 , 一篇于2019年8月发表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的论文 , 引发关注 。
论文内容指 , 针对未来载人深空探测任务中太空基地建造、设施在轨加工制造、星体资源抵近勘探和原位利用等复杂舱外操作需求 研究院设计了一种微型载人操作舱系统 。
【航天员|助航天员舱外活动 中国微型载人操作舱设计曝光】据介绍 ,微型载人操作舱总重量小于900kg可容纳1名航天员 单次舱外操作时间大于12小时 , 支持航天员从母体航天器快速进入操作舱执行舱外任务 适用于未来复杂的空间设施建造、资源开发利用和空间站扩展应用任务 。
为克服目前舱外活动装备内部低压纯氧气环境、外部为软质织物带来的问题 需要研制一种刚体结构的微型载人飞行器 其需要具备如下功能:
1.结构 。 提供1个大气压密封环境 为设备提供安装支撑功能 对微流星、空间碎片等进行防护 平时停泊在母体航天器上 。
2.能源 。 为舱外转移和操作期间设备提供电能 具备空间机械臂和蓄电池冗余供电功能 。
3.信息 。 提供微型舱与母体航天器遥测遥控、话音、图像、微型舱机械臂控制功能 。
4.环控生保 。 提供密封舱总压、氧分压和CO2分压控制功能 具备温湿度控制和应急补气功能 。
5.热控 。 提供密封舱热控功能 可收集微型载人操作舱内航天员和设备散热 并向舱外散热 将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
6.操作控制 。 支持灵巧臂 支持空间机械臂辅助转移 。
微型载人操作舱设计由密封舱、观察穹顶、2套灵巧臂、1套支撑臂、1个空间机械臂适配器、1套对接机构、照明灯、摄像机和通信系统等组成 密封舱内配置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 。
另外 , 微型载人操作舱适用的航天员身高为160cm至172cm、坐高为86.5cm至97.1cm、体重为55kg至70kg 。 微型载人操作舱结构主要包括4个部分:密封舱、穹顶组件、设备安全支架和防护结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