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的太阳系
目前科学家对太阳系的范围主要以太阳引力影响范围和奥尔特云界限为主 , 早期人类对太空认识的不足 , 把太阳系的边界范围局限在了行星之间 , 随着研究的深入 , 发现了奥尔特云圈层 , 在这个圈层里有不少活跃的彗星和太阳系形成之初的初始星云残留物质 , 包围着太阳系 。 要真正飞出太阳系 , 旅行者号还得跨过这个地带 。
现在科学家已经发现了柯伊伯带 , 这个由众多小天体、陨石、彗星组成的范围带 , 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圈层 , 非常符合对奥尔特云的描述 , 这之中引力具体来源目前仍不清楚 , 但柯伊伯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整个太阳系 , 不受到外来物质的交换和辐射对冲 。
不过以旅行者号目前的状况来看 , 我们可能等不到旅行者号飞出太阳系的那一天 , 因为时间实在太长了 。
现实思考
旅行者号在完成它的任务后开始了自己的旅途 , 从发射至今飞行了44年 , 根据科学家的计算 , 旅行者号将在2025年与地球失去联系 。 旅行者的飞行旅途也给人类带来了思考 , 人类到底能不能飞出太阳系前去寻求新的发展?
根据旅行者2号传送回来的信息 , 在前往星际空间时遭遇到了太阳系内的“等离子屏障” , 这是太阳活动所散发的等离子形成在太阳系的日球层一带 , 屏障达到了5万摄氏度的高温 , 足以融化人类目前所能拥有生产飞行器材的金属材料 。
不过对于旅行者2号来说 , 能够直接接触的粒子非常少 , 不会导致旅行者2号被高温融化的情况发生 , 但对于人类来说还是存在太多风险 。
旅行者号离开柯伊伯带已经正式前往星际空间 , 来自宇宙空间更多的宇宙辐射和粒子也开始影响着旅行者1号的旅途 , 旅行者1号在近几年中的飞行多次与地球失去联系 , 以旅行者号现在的速度来说 , 要到达小熊星座得花上3万多年 , 这对于人类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 旅行者号身上的电子元件也开始显得力不从心 , 调姿推进器的老化导致需要多次引导才能释放与之前同样的能量 , 而这也会增加对能源的消耗 , 科学家们不得不对旅行者号进行保护性休眠 , 每隔一段时间唤醒一次旅行者号 。
外太空外有害射线的激增和超远距离的行驶 , 令普通的保护也不足以保护人类在星际飞行中抵挡高能质子的冲击 , 在旅行者号飞离太阳风层顶还有三次激烈的冲击 , 冲击产生的原因正是太阳风的压力波和宇宙介质发生作用造成 。
而这也让科学家们发现 , 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还是不够了解 , 至少如何抵御这些粒子的威胁是很大的问题 , 让科学家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类未来想要在星际间穿梭的方法 。
未来设想
旅行者号的旅途漫长且艰辛 , 各种数据也表明人类以目前的技术 , 压根无法飞出太阳系 。
旅行者号的长途跋涉花费了四十多年的时间 , 这已经几乎是人类平均年龄的一半 , 人类飞行员要成年以后通过各种训练才能达到航天飞行的要求 , 能够寻求最近的技术便是冷冻技术 。 通过人体冷冻进行休眠 , 到达目的地后进行复苏 , 由于中间休眠过程中几乎没有新陈代谢的进行和运动 , 身体也不会老去 。
但就目前的科研水平和实验来看 , 人类的组织结构和细胞都比较庞大 , 热传导都有一个较为长的过程 , 在冷冻和解冻的过程中 , 细胞容易大面积的死亡 , 让人不可能复活 。
同时 , 人体的大脑也是复杂的 , 脑神经的信号传输需要大脑随时保持稳定 , 如果冷冻后 , 大脑的活动停止 , 神经信号之间的传输中断 , 如何保证唤醒后大脑能继续稳定的工作也是极其复杂的问题 , 而目前科学家对人体大脑的认知远远不够 , 人体冷冻的风险太高 。 截止今天为止 , 也没有任何实验证据表明人体冷冻行之有效 。
在物理学界 ,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让更多人认识到 , 要穿越星际 , 极快的速度是必不可少的 , 如果能达到光速 , 则让一切星际旅行充满可能 。 但同时又有一点 , 越接近光速 , 所需要的动能也越大 。
目前人类的飞行器主要以化学燃料为主 , 化学燃料在达到一定速度后 , 要想更快必须要更多的燃料释放更多的动力才行 。 而在这一过程中又会损失大量的动能 , 人类很难靠现有的能源技术进行长距离的快速飞行 。
在动力源这块 , 虽然核聚变能够释放巨量的能量来供给能源 , 但目前的研究仍还在开发阶段 , 需要大量的实验才可能成功 。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地球的岩石,和月球的岩石有相同之处吗?
- ?了解更多关于俘获离子量子计算的详细信息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