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形态极可能是微生物 可以肯定的是 , 氢海行星为人类在寻找地外生命的道路上开辟了一条全新途径 。
剑桥大学研究人员认为 , 氢海行星大气中可能存在一些微量的生物标记物 。 不久的将来 , 人类或许可以通过光谱观测发现这些标记物 。
目前 , 该研究团队确定了一个相当大的潜在氢海行星样本库 , 这些样本可以成为下一代望远镜详细研究的候选对象 。
同时 , 仅仅依靠质量大小不足以确认一颗行星的具体情况 , 还需从温度和大气性质等其他方面进行更详细地研究 。
邹远川说 , 氢海行星比类地行星尺寸更大、温度更高 , 其大气富含氢 , 使得它们的大气特征更容易被探测到 。
他介绍 , 类似氢海行星这样的行星 , 在已知的系外行星中占了大多数 。 从光谱上探测氢海行星大气中的生物标记 , 需要更加强大的望远镜 , 即将发射的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正是一个适合用于此项研究的望远镜 。
从过程上看 , 对氢海行星的探测与探测类地行星是相同的 , 即先利用专用的行星探测望远镜找到地外行星 , 再在其中搜寻可能的候选体 , 然后利用超大望远镜进行详细观测 。
值得注意的是 , 虽然氢海行星是一种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 , 但一方面 , 可以成为氢海行星的限制条件仍比较多 , 目前比较可信的候选体也只有一个;另一方面 , 即便该类行星能够孕育生命 , 也极有可能是微生物 , 因为氢海行星的大气中没有氧气 无法支撑需进行有氧呼吸的大型动植物存活 。
邹远川介绍 , 对于寻找地外生命 , 目前的主流还是搜寻类地行星 。 如2009年至2013年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使用的开普勒空间望远镜;2018年发射、设计寿命到2020年但目前依然在服役的TESS小型空间望远镜;欧洲航天局在2015年发射、设计使用到2025年的PLATO空间望远镜 , 都是主要的地外行星发现者 , 但目前还没有探测到一颗真正意义上的另一个地球 。
邹远川说 , 目前我国上海天文台研究员葛健提出了地球2.0计划 , 经过长时间的观测 , 有望找到质量、体积、轨道周期等各项参数都和地球一致的“姐妹星” , 再利用大型望远镜对该行星进行有针对性的长时间观测(包括成像和光谱观测) , 在邹远川看来 , 这将是最有可能找到地外生命的方式 。
编辑:黄磊
审核:岳靓
推荐阅读
- 人类为什么执着寻找外星人?除了好奇之外,还有5个原因不能忽略
- ?碳质球粒陨石的有机成分
- CHEOPS系外初试身手!发现环境极端行星,清晰观测掩凌现象
- 一个让人无法相信的事实:人类对外星人的想象,可能一开始就错了
- 系外行星和云有何关系?
- 外星人来电话了?4000光年外传来强烈信号,每18.18分钟重复一次
- 超级地球在系外行星很普遍,但太阳系偏偏没有,难道真有造物者?
- 美国“好奇号”探测器在火星发现不寻常碳信号,或与外星生命有关
- 47天重复1652次!中国天眼收到神秘信号,或来自外星生命?
- 很可能含有大约80%的铁!这颗行星令人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