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进行到600天时 , “盒子”里的老鼠数量达到2200只 , 按理说 , 这应该是它们的力量最为庞大的时候 , 可这时候很多老鼠开始出现“避世”行为 , 不论大小群体 , 都不再承担保护幼鼠和家族的责任 , 老鼠甚至都不再进行繁殖活动 。 在这时候 , “盒子”里老鼠的数量再也没有向上增加 , 而且开始成群结队地出门活动 , 就像是人类“社恐”一样 。
实验结果
在实验进行到结尾时 , 大部分老鼠都已经失去性别意识 , 它们会不分年龄和性别对其他老鼠产生求偶的行为 , 并且只要遭到拒绝 , 就会开始疯狂的撕咬行为 。 直到实验第1500天 , 最后一只老鼠死亡 , “25号宇宙实验”结束 , 这个曾经的“天堂”成为炼狱 。
分明是最合适生存的地方 , “25号宇宙实验”为什么没有让生命完成最大限度的繁衍 , 反而使这个物种走到灭亡的尽头呢?
自然选择
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 , 他提到了关于“物种的进化”过程的发展 , 生物进化是根据环境的演变来进行的 。
任何生物进化的过程都是环境造就的 , 面对环境的变化 , 生物选择了更改进化自身条件 , 来适应环境 , 从而减少自身一些不必要的机能和其它能力 。
就像南北极的生物身上会有很厚的一层皮毛或者脂肪 , 用来抵御寒冷;草原上的生物都擅长奔跑 , 有利于迁徙和捕猎逃生;水中的生物大多生有“鳍” , 陆地上基本会长出“脚” , 天上的会生出翅膀等等 , 这些都是为了生存而演化来的生物特性 。
生命反思
慢慢的 , 生物之间形成一种与环境“相辅相成”的关系 , 而不是独立存在于某个决定不变的世界里 。
在大自然中 , 为了保证长期的生物稳定性 , 又衍生出一条闭合的生物链 。 每一种生物之间都存在竞争关系 , 几乎每一种生物都会有“天敌” 。 这个竞争和天敌的出现 , 又恰好解决了随着生物不断进化环境压力逐渐弱小的问题 , 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自然界就不会出现某个生物特别猖獗 , 以至于出现“25号宇宙实验”那样的毁灭性行为 。
反观人类社会 , 更应该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 。
推荐阅读
- 国际空间站附近现神秘黄色物体,绝非人类杰作,外星人的粪便?
- 78万年前外星人改造了智人基因? 科学家: 事实远没这么简单!
- 一百多颗恒星“消失”,是什么原因?科学家怀疑是外星文明干的
- ?人类需要用新颖的通信方法、工具和技术来搜索外星人
- ?了解地球以外的先进智能生命
- 如果人类从宇宙中消失,那这个宇宙还有什么意义?
- 搜寻地外文明发展的综合愿景
- 人类可能有危险?美国科学家发出警告:“别再寻找外星人了!”
- 人类或是外星人生物实验的一个意外? 科学家:古籍中藏有证据
- 中国天眼有大发现,47天内发生1652次神秘爆炸,和外星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