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琏|《见字如面》:胡琏将军孤军奋战留遗书,读哭搞笑达人王耀庆

从2016年《见字如面》第一季首播到2021年第五季收官,不同于其他文化类节目,
《见字如面》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完美地诠释了信件的独特魅力。
在昏暗的讲台上,跨越时间的长河,舞台上的光影打在朗读者身上,又何尝不是映照着信件本身。尘封已久的岁月之门就这样开启,国仇家恨、生离死别、深刻而隽永的真情正在朗读者与观众心头缓缓地流淌。
胡琏|《见字如面》:胡琏将军孤军奋战留遗书,读哭搞笑达人王耀庆
文章插图

两封遗书读哭王耀庆
作为“见字如面”舞台上备受欢迎的朗读者,王耀庆在节目中留下了许多经典瞬间。而要评选他朗读过的最精彩的信件,那胡琏上将临死前留下的遗书绝对榜上有名。
在朗读这两封家书的过程中,王耀庆将短短的书信朗读变成了一场生动的“戏剧表演”。
不论是朗读时略带哽咽的语调,还是眼神中流露出的坚毅和遗憾,都仿佛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胡琏将军,回到了那段充溢着苦痛与顽强的岁月。
胡琏将军的这两封家书写于石牌保卫战之前。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战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因此,对于当时镇守石牌要塞的胡琏将军来说,这场战役的重要性和难度都不言而喻。
胡琏|《见字如面》:胡琏将军孤军奋战留遗书,读哭搞笑达人王耀庆
文章插图

纵使胡琏身经百战、战功赫赫,但面对装备精良且极具战斗精神的日军,胡琏也没有全身而退的把握。
就是在这样危机的情况下,胡琏给后方的父亲和妻子分别留下了两封遗书。若是战胜,这两封遗书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而若是战败,这两份遗书也就成为了一个念想,成为了一位战士最后的告白。
可以想到,在这两封家书中,胡琏倾注了多少难言的感情。
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帅此时也不过是个普通人,
他对父母有愧,对妻儿同样歉疚。但大敌当前,纵使是家信中,他也不能流露出一丝的恐惧和退缩之情。
所以信件中展现出来的除了颇多感慨,更多的还是军人以死报国的决心。或许在这一刻,军人战死疆场的尊严感与使命感还是占了上风,即便前方是枪林弹雨,但唯有迎难而上才有博出生路的可能。
胡琏|《见字如面》:胡琏将军孤军奋战留遗书,读哭搞笑达人王耀庆
文章插图

“然成功成仁之外,当无他途,而成仁之公算较多。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亦足慰”。
在胡琏写给父亲的遗书中,胡琏以一种平淡到冷酷的笔调客观分析了当下的局势,并直言自己即便身死,也希望父母以他为荣。
醉卧沙场固然是一位将军的使命与担当,但对于一位父亲来说,这又何其残忍、何其心痛。读信时的王耀庆无不与胡琏的老父亲感同身受。四万万中国人固然重要,但身为胡琏的父亲,可能会发生的老年丧子之痛却得他独自承受。
而在写给妻子的遗书中,胡琏的语气中则多了些无奈与饮恨。
“然亦无可奈何,只好付之命运”,这是英雄的不甘,更是时代的悲剧。
纵使是天赋异禀、用兵如神,但面对强悍的日军,胡琏同样无可奈何。所以,他只能将报国守土的宏愿依托在儿子身上,希望儿子能继承父辈遗志,努力奋斗,以期实现中国之崛起。
“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当军人为父报仇、为国效忠为宜”。
这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期许,同时也是战争年代所有中国人的心愿。
胡琏|《见字如面》:胡琏将军孤军奋战留遗书,读哭搞笑达人王耀庆
文章插图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胡琏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在临上战场之前写下了这两封遗书。但庆幸的是,哀兵必胜,胡琏部队用生命守住了这条防线,而胡琏也得以幸存,能够再享受这尘世中的幸福。
誓词祭天,誓与石牌共存亡
在石牌战役打响之前,蒋介石特意给前线作战的十八军发来电报:“石牌要塞应指定一师死守”。而在战区的指挥部署下,胡琏率领的十八军第十一师承担起了这一重任。
“死守”二字意味着弃车保帅、也意味着血战到底。
对于胡琏部来说他们就是插向敌人的钢刀和利刃,为的是一刀毙命,但同时也必须做好全员牺牲的准备。
在接到这一任务后,胡琏虽然对前景表示悲观,但还是积极率部勘探地形,制定战略方案,为接下来的大战做准备。而在战斗开始之前,胡琏不仅自己给家人留下了遗书,还带领部队举行了祭天仪式,表达了自己誓与石牌共存亡的决心。
胡琏|《见字如面》:胡琏将军孤军奋战留遗书,读哭搞笑达人王耀庆
文章插图

胡琏|《见字如面》:胡琏将军孤军奋战留遗书,读哭搞笑达人王耀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