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我们到底需要一档怎样的美食真人秀?《打卡吧!吃货团》用实际…

节目|我们到底需要一档怎样的美食真人秀?《打卡吧!吃货团》用实际…】传媒内参导读
:美食真人秀《打卡吧!吃货团》让观众在欢乐愉悦的过程中,由浅入深、寓教于乐地认知中华美食,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不少网友在弹幕里表示,通过观看节目,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美食地图和打卡单,更重要的是get到当地特色美食背后的文化与传承,潜移默化地学习到更多知识点,增强自身历史底蕴和文化储备。
来源:传媒内参—主编温静
创新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节奏,有时候它是一种主动为之。
纵观三季度一线主流卫视的排兵布阵,其中美食主题综艺创新又重新回归大众视野,并且呈现出更多新鲜创意和优势传承。由东方卫视、欢乐传媒联合出品的户外美食趣味真人秀节目《打卡吧!吃货团》,丁禹兮、THE9-刘雨昕、杨迪、岳云鹏、郑恺(按姓氏排序)组成吃货团,他们将完成六大城市的美食打卡(目前已到过上海、哈尔滨、贵阳)。每座城市都会有一位嘉宾作为当地向导,带领吃货团成员通过各种打卡方式打卡9道最能代表当地的特色美食,嘉宾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唤起了独特的文化记忆。
目前该节目已播出过半,优质独特的好品相也已尽显,在关键时间点,笔者认为对其进行一定的复盘和总结,或许将对当下节目的“高势能”创作具有一定的意义价值与参考关照。
节目|我们到底需要一档怎样的美食真人秀?《打卡吧!吃货团》用实际…
文章插图

美食与文化的双向关联与奔赴
这才是“高势能”节目创新要做的事
事实上,近两年人文类主题节目创作日趋主流,既能给大众带来愉悦感,也能滋养精神,引发情感的深度共鸣。那么,作为主流电视平台的东方卫视,在“大人文”综艺上的定位与属性更是清晰可见,本次更是“持续发力”,再度聚焦中华美食文化主题,而制作团队欢乐传媒再次回归自身较为擅长的真人秀品类,保证了节目的基本盘。所以说,两者互相支持,相互借力,使得这档节目从立项到播出都备受关注。
具体来说,《打卡吧!吃货团》的创新主体、叙事逻辑、嘉宾邀请、环节设置上目标明确,也让节目的高品质得以保证,从本质上来说,这档节目创新体现在多个维度和层面上,不单单是聚焦美食品鉴和任务打卡。
节目|我们到底需要一档怎样的美食真人秀?《打卡吧!吃货团》用实际…
文章插图

从创新“触发点”上来说,将“美食打卡”和“历史文化”巧妙关联,将现代与古代、新式与传统完美连接,确实产生了不一样的创新效果。
具体来说,这档节目的突出特点其实是“美食体验+人文风情”明暗双线的并行。关键是,节目组巧妙地找到了一个具象的支撑点——“美食打卡”,这无疑是颇受当下年轻人喜爱的表达方式,通过嘉宾们打卡当地的特色美食,让观众仿佛也一同享用到垂涎欲滴的美食,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渗透美食背后的文化符号和历史记忆。
诸如,走进贵阳站这一期节目,不仅让观众在线云品尝了各式美食,还了解了更多当地的饮食文化。那么,贵州人之所以喜食洋芋(又名土豆),主要原因在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地貌,产量高、味道好,贵阳人用多彩的烹调方式,演绎着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此外、酸汤、辣椒等,也是贵阳人因地制宜,结合多民族文化的饮食产物。
节目|我们到底需要一档怎样的美食真人秀?《打卡吧!吃货团》用实际…
文章插图

从嘉宾组合上,人选对了,节目就成功了一大半。
从讲好故事的原则出发,如果能让故事自然推进,显然是进入了节目制作的最佳境界,自然也是一种高级的打法。实际上,节目组对常驻嘉宾的邀请和发展上,也尽可能采取“不干涉”原则,保证了嘉宾的真性情和节目的真质感。
纵观几位嘉宾,通过六期节目下来,彼此更加熟络亲近,更像是一个家族集体,最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己家乡美食的推广,当真是不遗余力,其中作为贵州人的刘雨昕,在最新一期节目中,尽显地主之谊,带领大家欢乐打卡贵阳各种美食,还身体力行地宣传自己的家乡,她在节目中真诚地表示,除了美食之外,贵阳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黔剧、黔绣、黔银,以及很多原生态音乐风格,希望大家有机会多来贵阳玩得开心。
节目|我们到底需要一档怎样的美食真人秀?《打卡吧!吃货团》用实际…
文章插图

从环节设置上,看似像是一档打卡任务式的真人秀,但实际上却是一次“研学美食之旅”。
为何这么说,从首播节目至今,节目组的用意已经颇为明显,全过程、全方面、全视角地展示各地美食文化的变化与传承。实际上,每一道美食背后,都有一段渊源浓情的故事。其中贵阳青岩古镇走出了贵州历史上第一位文状元赵以炯,当地有名的状元席,就是根据传统美食四盘八碗改善而成,通过菜品分类,为大家呈现出四手食、四热食、四凉食,以及八个经典特色小菜。每个菜名都颇有讲究,诸如闻鸡起舞、囊萤映雪、悬梁刺股、金榜题名等,让人印象深刻,记忆清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