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我们到底需要一档怎样的美食真人秀?《打卡吧!吃货团》用实际…( 二 )


所以说,这档自带欢乐感的美食真人秀《打卡吧!吃货团》,让观众在欢乐愉悦的过程中,由浅入深、寓教于乐地认知中华美食,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不少网友在弹幕里表示,通过观看节目,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美食地图和打卡单,更重要的是get到当地特色美食背后的文化与传承,潜移默化地学习到更多知识点,增强自身历史底蕴和文化储备。
节目|我们到底需要一档怎样的美食真人秀?《打卡吧!吃货团》用实际…
文章插图

领略祖国大好河山
发掘传统与民族文化的深层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
打卡美食在这档节目中不再是点缀或噱头,而是一种真实的体验和展现。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文化的演绎都暗含当代人的思想,综艺节目对文化的演绎同样如此。关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要溯源,还需烛照现实,找到文化与现实之间巧妙的契合点。那么,
《打卡吧!吃货团》时刻努力将传统文化与烟火生活进行联动
,让年轻观众更多认识或喜爱上祖国各地的“绝佳美味”,以及与之相关的优秀饮食文化和传统,并致力将其发扬光大。
比如,贵州站打卡的十道菜品,酸汤鱼、盗汗鸡、丝娃娃、豆米火锅、酸菜炒汤圆、洋芋粑粑、豆豉炒脆哨、恋爱豆腐果、牛瘪火锅、肠旺面,不仅让观众为之口水横流,恨不得马上打卡这些美食,
更重要的是隐藏在这些美食背后的意义是,反映出当地饮食文化的变迁和传承。
节目|我们到底需要一档怎样的美食真人秀?《打卡吧!吃货团》用实际…
文章插图

从节目中,我们着实学习到不少贵阳当地的历史与美食文化,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酸汤鱼的第五代传承人吴笃琴在节目中讲述了自家酸汤传承的暖心故事,以酸代盐的民族智慧,以及美味和历史兼具的酸汤更值得被传承,她也希望让凯里的酸汤鱼走出大山,走出贵州,牵手世界。
拥有300多年历史的烙锅,当时是居民为逃避战争逃进深山,于是取来瓦片,架在火上用生菜油烤烙土豆,及其他荤素野菜等食物充饥,最后成为一道美味沿袭下来,从最初的瓦片变化了现在的平底铁烙锅,可烙的食物也更加丰富,山珍海味野菜,一锅容天下,是贵阳人聚餐宵夜的首选,也是外地朋友必打卡的网红美食。
此外,也让观众深入了解到当地的古迹脉络,诸如筑城广场、文昌阁、甲秀楼、城南盛迹、坝陵河大桥、西江传说贵州苗侗餐饮活态博物馆。其中,贵州四大古镇之一青岩古镇,始建于明洪武十年,因明朝屯兵而建镇,以青色的岩石而得名,是一座因军事城防演化而来的山地冰城,素有贵阳“南大门”之称。当下古镇内仍保留了众多工艺精湛、设计精巧的明清古建筑。
所以说,
判断一档节目的传播效果是否成功,不仅仅是受众具体知晓了什么,更应该是能够对他们的价值观进行积极引导,以及对自身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民以食为天
真实展示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图景
一档节目必须要建立自身对事物认知的坐标系,而长期用统一的坐标系进行判断,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这档节目的理念和灵魂。进一步来说,
《打卡吧!吃货团》顶层设计所要传递的精神价值更具深意
,以美食为纽带连接不同地域的人们,并通过饮食上的变化体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带领观众见证中国迈进小康型社会的时代变迁,展现出国家伟大的建设成果和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
正如在贵阳站节目最后的走心文案,颇具共情力,让人记忆颇深,“一个在饮食上颇为讲究的民族,必定有着与众不同的饮食文化,贵阳更是一个世居着多民族的地方,各民族在这里兼容并进,各民族的美食也在这里融会贯穿。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不再以吃饱为理想,而是追求吃的精致与创新,食物见证了贵阳的发展变化,贵阳人也用食物化作时间的纽带,在一代代人的坚守与创新中创造出独属于贵阳的城市氛围和烟火气。”
节目|我们到底需要一档怎样的美食真人秀?《打卡吧!吃货团》用实际…
文章插图

值得一提的是,节目导向是否正确、格调是否健康、品味是否不俗,都是评价主流电视媒体创新节目成功与否的多元维度,甚至说代表了主流风范、媒体品质、文化品格和审美水准。特别是更具公信力的电视媒体,其节目创新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影响力。而《打卡吧!吃货团》将抽象的饮食历史等文化通过具象的“美食打卡”进行落地操作,让越来越多的受众,特别是年轻人关注甚至是主动传播中华美食等传统文化知识,体现出了东方卫视作为主流媒体所担当的使命感和不忘初心的责任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