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 扒光他们的「黑历史」,网飞再次突破尺度!( 四 )


杰弗里也终于重获自由……然后又以盗窃罪被逮捕 。
最终这伙劫匪在4年内纷纷落网 , 分别被判10年到17年有期徒刑 。
这还没完 , 还记得那740万赃款吗?
FBI只追回了140万 , 还有600万至今下落不明 。
亚历克斯说他把钱花光了 , 平克说自己那份都成了逃亡经费 , 维克托说他的钱被人偷了 , 卡尔最离谱 , 说他那一百多万让土地公收走了 。
你信吗?
这部《劫与罪》 , 是我近期看过最真实也最不真实的纪录片 。
为了保证纪录片的真实性 , 剧组竟然请到了劫匪和FBI探员本人!
由传奇的缔造者 , 亲口复述一段(有可能被他被人粉饰过的)传奇经历 , 同步插入他在不同时间段 , 遭遇不同事件时的心理活动 。
就冲这点 , 《劫与罪》就完全足以跻身近年来最过瘾的犯罪纪录片行列 。
可这部纪录片动感明快的背景音乐 , 和快速凌厉的剪辑风格 , 很容易弱化“抢劫”这一行为的犯罪属性 。
就比如玩《GTA》的时候 , 玩家们难免代入极具人格魅力的老崔等主角团 。
却忽略了自己的所作所为 , 是性质极其恶劣的违法犯罪 。
《劫与罪》除了重现案情之外 , 还增加了大量对劫匪的生平与犯罪心理的刻画 , 使得观众更容易和劫匪产生共情 。
平克看似无法无天 , 可他做事的原动力并非为了自己 , 而是“家族” 。 我们竟然能从这位老流氓的身上 , 看到《教父》的影子 。
花天酒地的杰弗里 , 同样也有一段难以启齿的童年经历 。
而策划这一切的卡尔 , 他原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古巴青年 , 为了追求“美国梦”才来到了美国 。
“无论是从事哪种行业 , 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 , 总能有所回报 。 ”

这是他对美国梦最朴实的理解 。
他的人生原本十分平淡却美满 , 有温馨的家庭 , 有稳定的工作 。
直到妻子腹中的女儿难产而死 , 带走了这个家所有的希望 。
妻子习惯性流产 , 意味着夫妻俩不能拥有自己的孩子 。
卡尔想用领养代替生养 , 却难以支付高昂的领养费 。
惨吗?确实挺惨 。
可无论他有多惨 , 理由看似如何充分 , 都不能为他的犯罪行为提供正当性 。
比他惨多了去了 , 怎么没见他们违法犯罪?
俗话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
让我想起了今年5月份 , 罗翔老师的一期视频中提到的案例:
“母亲锤杀欲性侵女儿的继父”
尽管这期视频探讨的话题 , 是如何界定正当防卫 , 可近万的弹幕和评论 , 却在反映另一个问题:
我们该不该同情罪犯?
我认为大部分罪犯 , 都值得同情 。
在“罪犯”这重身份之外 , 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
他也有自己的亲朋好友 , 会在电梯里亲切地和小朋友打招呼 , 他的人生也许和我们任何一个人一样循规蹈矩 。
或是因为童年阴影 , 或是遭受了难以承受的打击 , 总之在他狭隘的视角中 , 人生已经走投无路 。
尤其是其中某些罪犯 , 他们犯罪的原因让人无法苛责 , 例如“昆山龙哥案”中反杀纹身龙哥的无辜路人 。
换做是你 , 你砍不砍?这不就是罗老师知名案例“粪坑案”的翻版?
我们会同情罪犯 , 是出于对即将遭遇不幸的同类的同理心 。
因为有人性 , 我们同情某些罪犯;
但是 , 同情不代表他的行为可以被谅解 。
只要是犯罪行为 , 就必然会有受害者 , 他们更加值得同情 。
正因为有人性 , 犯罪才必须受到惩罚 , 正义必须得到伸张 。
刑罚本身 , 其实也是对犯罪人理性的尊重 。
那些罪犯们 , 需要在与他们所犯的罪相对等的时间里 , 接受灵魂的拷问和审判 。
因为犯罪所破坏的并不仅仅是眼睛看得到的东西 , 而是深深地侵入人们心中 , 破坏了人们心中最根本的东西 。
而且 , 人们将被这个根本性的伤害长久地困扰 。
上面这句话 , 出自小说《消失的13级台阶》 , 我觉得用在这里很合适 。
不过从卡尔的案例看来 , 他们受到的惩罚显然不够 。
我想起前段时间 , 热心路人帮助被铁门夹住的女孩脱困的新闻 。
原本的热心之举 , 却因为施救者的手臂接触到女孩的私处 , 而遭到部分网民非议 。
对行善者多责 , 对为恶者宽宥 , 乃世间看客常有之误 。
不过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
今天就说到这里 , 咱们明天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