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撞机 美国只花几千万就能“卡脖子”,我们的钱也要用在刀刃上


对撞机 美国只花几千万就能“卡脖子”,我们的钱也要用在刀刃上
文章图片

对撞机 美国只花几千万就能“卡脖子”,我们的钱也要用在刀刃上
文章图片
【对撞机|美国只花几千万就能“卡脖子”,我们的钱也要用在刀刃上】
对撞机 美国只花几千万就能“卡脖子”,我们的钱也要用在刀刃上



有朋友来信 , 有一位哈佛大学博士说核聚变还需要50年 , 让我去看看 。 几年前 , 杨振宁先生和高能所王贻芳教授的中国大型高能对撞机“世纪之辩” ,  王孟源博士的观点与杨振宁是完全一致的 。 王孟源博士在他其他的文章里 , 所表达的观点其实和他对大型高能对撞机的看法是一脉相承的:


与其短期千亿规模的投资看不见结果的未来科技 , 不如脚踏实地地投入当下能见得到成果的事情 , 例如生命科学、制药、氢能源、储能等等 。 (我认为必须加上紧凑型加速器、小型核裂变、紧凑型核聚变) 。 我与王孟源博士的观点 , 在中国投入大型对撞机的问题上一致 , 在大型核聚变装置的立场上也一致 。



但是 , 大众往往会对王孟源博士的观点产生严重的曲解:核聚变有大量物理工程问题需要解决 , 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 但是 , 你必须去解决这些问题 , 解决的方案有很多种:第一种是投入几千亿建造大型核聚变装置 , 一年后极有可能烂尾 , 浪费国家资源;第二种是投入几千万投入小型核聚变装置研究 , 十年后大部分项目可能烂尾 , 但是衍生出的技术附加值远远大于几千万 , 培养出的人才队伍、历练出的创新概念 , 是无价的!并且 , 有可能找到一个成功的路径 , 哪怕这个几率大概是10% 。


我从来不谈50年的事情 , 也不谈小型核聚变什么时间成功 , 更不谈大型ITER项目的成功 。 我更关注中国当下科研资源匮乏的情况下 , 如何最有价值、最高效地利用我们的人才、资金 , 如果建立更有效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产业化体系 。 比如 , 我此前的一篇长文 , 介绍美国为何给一家小型核聚变企业TAE投入百亿规模的资金 。 请朋友们一定要理解我的核心观点:



美国的百亿规模资金(10亿美金规模) , 仅仅是国际热核聚变ITER项目的5% 。 但是ITER的经费几乎都来自国家 , 而TAE的大部分资金来自高科技经济投资者的私人资本!所以 , TAE的启动资金也只有20万美元 , 这在中国大众看起来 , 似乎像个笑话 。 然而这就是美国科技创新的核心概念:政府资金是引导 , 民间高科技经济资本是主导 。



所以 , 王孟源博士的观点 , 指向的是大型核聚变装置千亿规模的研究投入问题 。 建议王孟源博士多介绍全球几十家小型核聚变研究企业的创新价值 , 而这些正是王孟源博士一直以来的观点:美国总是在重复着用几千万就能卡住我们脖子的手段 , EUV光刻机如此 , 小型核聚变也不外乎如此 。 我认为 , 关于科技发展的大事 , 非常值得认真地思考和讨论 。 朋友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