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 中国刑侦大案之:1994年,北京飞贼特大盗窃案( 二 )


于是警方按照一般失窃案的惯例 , 开始查找这些被盗的物品 , 小偷偷完东西后肯定是要尽快销赃拿钱的 , 于是警方将目光放在了全市的金银首饰店 , 典当行 , 以及证券交易所 。 可是几天过去了却一点动静也没有 , 直到第6天 , 西城分局接到举报 , 有人在某旅馆内聚众赌博 , 警方赶到现场抓获6名赌徒和3万元赌资 。
让警方惊喜的是在这里发现了部分国库券 , 经过询问 , 这些国库券是一个叫沈明的赌徒的 , 一查发现这个叫沈明的是前不久刚刚劳教释放的无业人员 , 其家境贫困 , 不应该有这么多国库券 。
很快沈明被带进了审讯室 , 据其交代 , 这些国库券是他半个月之前从其他人那里赢过来的 。 警方又对这批国库券进行了调查 , 这批国库券是银行当初配售给某大型工厂的 , 而四合院的失主正好在这家工厂上班 , 警方为之一振 , 以为马上就要出结果了 , 可是在对这批国库券进行指纹提取的时候 , 却没有发现失主家的指纹 , 但失主曾说过 , 就在失窃前一天 , 他还清点了一遍 , 这说明这批国库券不是被偷的那一批 。
三:
一个星期过去了 , 案件没有任何的进展 , 经过案情分析 , 侦查员们将侦查的方向进行了调整 , 他们准备到在京务工的农民工中去摸排走访 。
当时北京正在大兴土木 , 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工在各个工地上挥洒汗水 。 因为小偷身手好 , 警方先将目标群体对准了河南籍的民工中 , 因为中原大地 , 自古尚武 , 还有嵩山少林寺等武术名地 。
经过几天的秘密调查 , 有个叫陈良的工人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 此人20多岁 , 1993年底来京 , 其体貌特征和目击者描述的小偷相似 , 且他的同乡说其练过少林轻功 , 自称能飞檐走壁 。
不过警方怀疑他并不是仅仅会功夫 , 而是发现此人最近有暴富的迹象 , 接连两次往老家打了3200元钱 , 但是这笔钱远远超出了他的正常收入 , 他才来北京不过半年时间 , 就算不吃不喝也不可能攒下这么多钱的 , 一定有问题 。
最近他还经常请工友们下馆子 , 香烟也从大前门换成了红塔山 , 最关键的是案发那天 , 他正好不在工地 , 请假外出了 。
如此多疑点 , 想不怀疑都难 , 警方为了慎重起见 , 请来了当时目击小偷的居民 , 让他们假扮成工程监理 , 到工地检查时偷偷观察陈良 , 就在警方精心准备的时候 , 意外的情况发生了 , 那个飞贼又在东城区作案了 。
这一次被盗的是一位全国知名的文化界人士张先生家 , 据张先生回忆 , 在家中失窃前的几天 , 每次出门他都能看到有个穿浅色的确良衬衫的男青年站在他家对面 , 悠闲的抽着烟 , 目光却紧盯着他 。
作为一名公众人物 , 张先生只以为是他的崇拜者 , 也就是现在的追星族 , 看就看吧 , 也没当回事 , 后来才知道 , 这家伙是在踩点和观察他家的生活轨迹呢 。
张先生的夫人也是文化界的名人 , 因为腿脚不便 , 一直都在家休养 , 只是这一年北京的夏天太热了 , 张夫人便回东北避暑去了 , 就在失窃前的一天 。
公众人物应酬多 , 张先生基本不在家里吃饭 , 孩子们也都不在家 , 所以夫人一走 , 家里就他和保姆两个人 , 他觉得家里的小保姆有些多余 , 还白花一笔工资 , 干脆把小保姆给辞退了 , 谁成想立马就出事了 。
小偷不但偷走了3万多人民币 , 还将张夫人心爱的价值上万元的进口影碟机给偷走了 , 小偷将影碟机装在原装纸盒里 , 拿个袋子拎在手上 , 然后大摇大摆的从大门走了出去 , 在门口遇到了一位居委会的大妈 。
四:
北京大妈都是热心肠 , 一看这个人 , 手里还拎着一个全是英文的物件儿 , 就警惕起来 , 问他是干嘛的 , 小偷用不屑的眼光扫了对方一样道:少管闲事 。 随后扬长而去 。
大妈觉得不对头 , 赶快给张先生打了个电话 , 张先生立刻赶回家这么一瞧 , 果然是自己家被偷了 。 通过现场指纹比对和目击证人的叙述确定窃贼就是警方一直在苦苦寻找的飞贼 。
这样一来 , 民工陈良的嫌疑也就被洗除了 , 不过警方并没有放弃对其的调查 , 最后发现这家伙也不是好人 , 是个在公交车上偷钱包的扒手 。
半个月内 , 小偷接连在东城 , 西城作案 , 而且选择的目标对象非富即贵 , 这让警方压力颇大 , 市局下令两起案件并案侦查 , 同时成立专案组全力侦破此案 。
可让警方没想到的是 , 专案组这才刚刚成立 , 西城区又发生了一起特大盗窃案 , 这一次是一名声誉海内外的科学家的家里 。 更可恨的是科学家这边还没勘查完毕 , 一街之隔的另一居民家也被偷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