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鱼 同类残食,这种鱼出生时还没虾米大,胜利者即为“海洋霸主”( 二 )


这也是因为旗鱼的身体结构比较特殊 , 前面也有提到 , 旗鱼身体偏扁 , 呈流线型 , 受到的阻力较小 。 虽然背鳍又长又大 , 但是为了减少阻力 , 旗鱼冲刺时都是将背鳍收起来的 , 能够很好地减轻摩擦力 。
同时旗鱼的肌肉也非常发达 , 是比白肌要更加有力的红肌 , 可以很好地帮助旗鱼游动 。 尾鳍部位的肌肉也很发达 , 摆动时能够像推进器一样产生推力 。 而它长长的吻部如同一把利剑一样 , 能够非常迅速地将前方的水朝着两侧分开 。
旗鱼的生长
旗鱼一般生活在海洋的温水上层 , 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沿岸和岛屿周围的水域 , 尤其是在赤道地区 , 旗鱼会大量聚集在这里 , 我国的东海和南海都能看见旗鱼的身影 。 它们通常会形成鱼群 , 两条或者更多的旗鱼生活在一起 , 捕猎沙丁鱼、凤尾鱼等鱼群来满足自己的鱼群需求 , 而这时 , 它们的背鳍就会在张开 , 在猎物的附近形成一道围墙 。
旗鱼是卵生 , 刚刚出生的时候 , 它们甚至才只有几毫米大小 , 还没有虾米大 , 在人们的眼里 , 它与一枚别针差不多 。 雌性旗鱼几乎一年四季都在产卵 , 每次都会有100到300万枚旗鱼卵 。
刚被孵化的旗鱼什么都吃 , 一点都不挑食 , 无论是微小的浮游生物 , 还是鱼虾、鱿鱼或者是甲壳类生物 , 为了获得营养和能量 , 甚至大一些的旗鱼会把这些刚出生的弱小“弟弟”当成食物吃掉 。 自然界就是这么残酷 , 优胜劣汰 , 胜者即为海洋霸主 。 幸好雌旗鱼生的鱼卵数量多 , 不然按照它们幼年同类残食的习惯 , 加上其他肉食鱼类捕杀 , 说不定都活不了多少只 。
旗鱼生长的速度极快 , 短短一星期就能长到10厘米 , 可以吃小鱼小虾 , 捕捉中小型的鱼类 。 等到它们成年 , 旗鱼的速度几乎能够“傲视群鱼” , 虽然会被部分鲨鱼、鲸鱼等鱼类猎杀 , 比如大白鲨、灰鲭鲨 , 但是大部分鱼类都无法对它们造成威胁 。
现在仍有不少的人会将剑鱼误以为是旗鱼 , 虽然它们都属于是鱼类中的鲈形目 , 但是一个是剑鱼科 , 一个是旗鱼科 , 而剑鱼的背鳍较小 , 呈三角形状 , 有点像鲨鱼鳍 , 旗鱼的背鳍则是像张开的风帆一样高大 。
剑鱼是世界上颌剑最长的鱼类 , 足足占到身体的三分之一 , 而旗鱼的颌剑就要比剑鱼的短得多了 。 此外 , 剑鱼是深海范围内的食肉动物 , 经常以头足类动物、甲壳类动物 , 或者远洋鱼类、金枪鱼等为食 , 而旗鱼的食物一般是鱼参、秋刀鱼、乌贼、沙丁鱼等 。
为什么旗鱼能成为海洋霸主?
因为长了一根尖刺 , 有些人就会认为旗鱼捕食时 , 就会像人类使用牙签插水果 , 或者是烧烤串一样 , 把猎物一个一个穿刺在吻部 。 实际上旗鱼捕猎并不是“戳”猎物 , 而是砍猎物 。 旗鱼的“利剑”非常坚硬 , 捕猎时 , 它们就会冲进鱼群 , 将自己的颌剑深入其中搅动挥舞 , 这些被扫中的鱼不死也会受伤 , 足以令旗鱼获得数量可观的口粮 。 它们还会攻击体型较大的猎物 , 长长的喙成为了旗鱼的武器 , 能够使猎物陷入昏迷 , 从而能够品尝到大鱼的滋味 。
旗鱼属于危险性极高的鱼类 , 性格凶猛 , 在海洋中能够像螺旋桨一样高速游行 , 还拥有着非常强的跳跃能力 , 这些都有助于旗鱼寻找和追捕猎物 , 很多海洋中的鱼类都躲避不开高速冲来的旗鱼的攻击 , 同时这种速度也能让旗鱼自己摆脱危险的境地 。 旗鱼大多数的时间都会在距离海面约10米的上层水域生活 , 但有时候也会潜入深海 , 在距离海面大约350米的地方寻觅食物的存在 。
更甚者它们还有着团队合作的能力 , 比如在捕猎沙丁鱼的时候 , 为了提高效率 , 十几条的旗鱼往往会一起参与行动 , 利用洋流等自然因素 , 逼迫沙丁鱼群改变自己的方向 , 逆着洋流逃跑 , 从而降低它们的移速 , 也方便了旗鱼的捕食行为 。
【旗鱼|同类残食,这种鱼出生时还没虾米大,胜利者即为“海洋霸主”】
也因此 , 有着强大的捕食能力和逃跑能力 , 以及极强的繁衍能力的旗鱼成为海洋霸主也就不会令人意外了 。
人类的力量
事实上 , 旗鱼由于肌肉发达 , 常年运动 , 它的肉质非常鲜美 , 营养成分也极其丰富 , 其中鱼油含量也颇高 。 在日本餐厅中 , 旗鱼是最常见的生鱼片之一 , 并且由于它的品相太好 , 还属于高品质的生鱼片 , 也因此经常有人类前去专门捕捉旗鱼 , 从而导致旗鱼数量大幅减少 , 50年里总数就少了近9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