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 从科学角度来说,骨灰是什么?多年后又会变成什么?( 二 )


也还有一种思想比较前卫的人 , 他们会有意向将骨灰转化成更有经济价值的物品 , 比如钻石 。
因为骨灰中含有钻石的主要构成元素“碳” , 所以只要将这些少量的碳元素提炼出来 , 然后再经过实验室的高温高压和打磨 , 基本都能制出合格的人工钻石 。
但这样的骨灰钻石制作价格相当昂贵 , 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 , 也有人会转向其它形式的吊坠或项链等纪念物品制作方向 。
当然还有选择将骨灰下葬的 , 这种方法相对于直接将骨灰撒在自然界 , 可能要相对含蓄传统一些 。 它们的保存时间会略长 , 但如果盛装骨灰容器密封程度不足或者后期发生破裂 , 里面的骨灰还是会被其它生物慢慢将分解掉 , 最终依旧重归于自然界中 。
大自然的法则
比较赞同一种说法:在整个大自然中 , 生命是一个轮回 。
前面说到 , 地球上所有物质都是由元素构成 。 构成物体本身的元素十分复杂 , 这些物质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十分微妙 , 多多少少都有重合的的地方 。 所以 , 在某种程度上 , 物质之间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
就像海底的“鲸落”一样 , 可以暂时形成一种生命循环系统 , “一物消亡而万物生” 。 所以对于地球来说 , 每个生命在形体消亡后 , 会有部分物质或元素依然处于世界的某个角落 , 不断循环往复 。
扩展
当然 , 骨灰有也“特例” , 就是古代人们常说的高僧逝世后才会留下的“舍利子” 。
相传“舍利子”是释迦牟尼佛遗体火化后 , 结成的一种珠状物 , 后来也被人们用来泛指佛和高僧的遗骨 。 在佛教 , 舍利子被认为是由僧人修行功德炼就而成的 , 越是得道高僧 , 舍利子就越大 。
专家们研究过舍利子到底是由什么构成 , 有猜测说是一种结石 , 和人体火化遗骨没有关系 。 但经过化学研究分析 , 却发现这些舍利子和结石的组成大不相同 。
舍利子中多含有氧和硅 , 很多僧人佩戴的佛珠、琉璃之类的物品中也多以这两种元素构成为主 。 它们在火化之时没有被取下来 , 和人体一起进行焚烧 , 在高温下产生化学反应 , 于是就形成了晶体 , 也就是“舍利子” 。
这样的解释虽然相对合理 , 但也有一些不全面 , 比如并不是所有佩戴佛宝的僧人 , 在火化后都能出现舍利子 , 所以它才那么稀有 , 让人觉得神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