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综艺制作怎么过好穷日子?专访《超脑少年团》主创( 二 )


“在前期规划里,我们就设计好了一个家庭,嘉宾里要有‘爸爸’,‘妈妈’和‘孩子’。”
于是在节目的呈现中,观众可以看到“舰长”魏坤琳在出题的同时,更多地为选手提供理性的指导和建议。而伊能静则是以鼓励和关怀为主。马伯骞则像是选手们的大哥哥。
不过团队负责人也透露了一个意外之喜,那就是在邀约马伯骞的过程中,他向节目组推荐了自己的爸爸马清运,于是《超脑少年团》的嘉宾阵容在设定的关系内,又多了一对真实的“父子”。
节目|综艺制作怎么过好穷日子?专访《超脑少年团》主创
文章插图

在解决这些成本大头的过程中,“省钱”的概念已经融进了节目组血液,但无论怎样节省成本,原则是不能以牺牲节目内容为代价。
“拍摄的时候我问导播有没有最省钱的办法,他告诉我可以全部线性拍摄,摄影机拍完现场再去拍选手备战间。”
但这个方法最终被否决,因为缺少拍摄机位会丢失大量节目内容,影响节目呈现。“备战间会有很多选手最真实的即时反应,如果备战间不放机器,那错过了就是错过了,这些少年不可能看着摄影机再演一遍。”
对《超脑少年团》的创作团队来说,成本控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节目组不是为了省钱而省钱,而是要以产品思维在划定范围内做出优质的节目。
而这依靠的是整个团队多年积累的能力。
“8天拍完”背后的流程管理
从成本控制上考量,除了具体的支出之外,节目组还做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决定,那就是
在8天之内拍完整10期节目。
每期节目一个小时的时长,一个竞赛项目的体量下,“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超脑少年团》完成了。”
项目负责人给小娱看了《超脑少年团》的片场通告单,从第一天到第八天每天都安排的满满当当,并且有些环节的时间甚至精确到了分钟。当天的拍摄流程会包含备战、正式录制、后采,以及第二天的场地布置和准备工作。
对综艺节目来说,一环扣一环的流程决定了项目一旦开机就不能停,而且不能出纰漏,这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团队。
“《超脑少年团》的6位主创过去都是《最强大脑》的核心成员,其中总导演蒋昕彤曾是《最强大脑》的执行总导演,这样的团队一方面是对脑力题材综艺非常熟悉,另外主创之间也有着非常高的默契。”
这使得前文中提到的成本控制方案能够成立。
以主舞台录制为例,要在狭长的场地中放进选手和各种设施,需要蒋昕彤在机位安排上多加考虑,不能让选手和道具之间互相遮挡,在第一期节目中,因为飞机机舱占了大部分的录制场地,嘉宾就被安排在了选手席中,这样的调整在最终播出时也并不显得突兀。
节目|综艺制作怎么过好穷日子?专访《超脑少年团》主创
文章插图

经验丰富的制作团队不止是在录制现场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进行规范化的流程和时间管理。
《超脑少年团》采用的方法是
前置规划和节点交付。
在实际8天录制开始前,制作团队已经在多线并行处理前期的所有准备工作。首先进组的是编剧组,当第一集节目的内容设计产生之后,道具团队、视觉团队就要随之跟进。
在这一过程中,大的方向和框架都已被限定,“我们这个项目没法用那些特别有艺术追求的导演,说这个不行,我们推翻重来,一旦项目往下推进,一切都只能微调。”
为了保证综艺录制顺利推进,《超脑少年团》规定了每一个任务的时间节点,并将其责任到人。
“我们主创团队在中控室里就像鸭子划水一样,看起来很镇定,其实脚下不停在动,每个人都要负责好自己的内容,因为所有人都在等着。比如总导演蒋昕彤要盯着内容这一块,一定得录到想要的片段。”
在通告单中,每一天节目组都会有一个“读排会”,会上不仅要熟悉第二天的拍摄内容,还会对当天的录制进行复盘和确认,保证内容的充足性。
但即便如此,也会发生一些始料未及的状况,考验主创团队的临场应变能力。
在《超脑少年团》第六期“阿基米德的浴缸”彩排时,浴缸到了水位线没有办法排水,现场磨了很久也没有结果。此时制片人当机立断,将其从第一阶段的录制中摘出,将已经准备好的其他期内容提上前来,保证录制的顺利进行。
节目|综艺制作怎么过好穷日子?专访《超脑少年团》主创
文章插图

“当时眼看着如果继续在这个道具上停留,一天的录制时间肯定就浪费了,我们只能随机应变。”

推荐阅读